通关文牒,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的出国护照,在古代各个时期,都有类似出国护国的东西,只要两个政权处于非敌对关系,有时是可以互相派遣人员的。这种护照不但要有本国的盖章,还要取得对方政府的盖章,这样的话,就可以合法的通行于两地了。古代频繁来往于各地的商人或者商队,都是需要一定的凭证的,比如去年大火的《长安十二时辰》,剧中开头曹破延混入长安就是凭借“过所”一类的文牒才得以通过,按照原著中的描写,长安西市署的官吏一手持簿,一手持笔,站在西市的入口查验来往客商的文牒和货物。
文章插图
当时的长安是整个世界的贸易中心,尤其是中亚和南亚的商队都希望把货物拉到长安进行售卖,唐朝应该是有一套相对成熟的通关文牒制度的。但是历史上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其实是背着唐玄宗偷偷跑到天竺去的,从玉门关出关后,一路走走停停,前后十几年,经常与各地的学者展开佛学讨论,在天竺各地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一直到公元645年,玄奘带着657部经书返回中原,于贞观十九年到达长安,对整个中原地区的佛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当时唐太宗还在洛阳,召见了玄奘,两个人进行了促膝长谈,最后唐太宗还意味深长的问道,“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什么不报道朝廷得知?”
文章插图
玄奘回答说“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简单来说,太宗问玄奘:你干嘛偷渡去取经?玄奘回答:因为上面不批!由此可见,即使是开放的唐朝,对出国一事还是十分谨慎的,尤其是这种学术交流活动,压根就不给通关度牒。玄奘在未西行前已经是唐朝较为有名望的僧人,尚且无法获得通关度牒,更何况是一般人了。既然玄奘是偷渡去的国外,自然是没有什么通关文牒了,即使是有也是假的。按照玄奘后来口授辩机整理的《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一共游历了128个国家,全靠偷渡也着实不容易,同时也说明,在其他各国行走,不一定要用通关文牒一类的东西。
文章插图
其实,如果单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玄奘带通关文牒还不如不带,贞观时期,唐太宗积极开拓西域,发动多次战争,先后打垮西突厥等西域政权,如果玄奘拿着唐朝的通关文牒,一旦遇到一个敌对政权,真搞不好小命就没了。当然,《西游记》是明朝时期的小说,虽然以《大唐西域记》为蓝本进行的再创作,但是总体来说已经跟历史不挨边了。为了渲染唐僧取经的隆重性,吴承恩将玄奘偷渡取经的故事,更改为受唐太宗委托,前往西方取经的,不但与玄奘拜了把子,还将“通关文牒、紫金钵盂”等物品送与玄奘。在《西游记》中,通关文牒的戏份可不少,几乎是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要“交换文牒”让对方的国王把大印印上,合着各国的国王整天没事干,专门给来往的行人盖章了。
文章插图
很多同学肯定要问了,唐僧的通关文牒到底写了啥,能够让这些国王屁颠屁颠的给他盖章?你别说,吴承恩老先生还算够意思,真的在《西游记》原著中给编了出来,内容如下: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想必大家的文言文水平不高,我妄为历史作者,其实也不咋地,也就弄明白一个大概的意思。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曝光,原来他是如来十大弟子之一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悟空为何定要打死白骨精?哪怕会被唐僧念咒,火眼金睛发现一秘密
- 西游记五大绝世高手排名,如来仅能排第二,第一常被人误认为懦弱
- 西游记,为什么孙悟空早就知道,他已经飞出了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 86版西游记中的天竺国王后,是孙悟空现实中的老婆!
- 《西游记》四大绝世高手,一个比一个厉害,辈分最高非他莫属!
- 西游记后传中无天本是佛界接班人,被做掉太可惜
- 《西游记》中一出场就被孙悟空打败的巨灵神,到底是何方神圣
- 西游记到底有多少个不同的版本,为何有些字数62万有些才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