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佰城鉴赏】开国纪念币双旗币

民国成立后 , 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 。1914年 , 铜元正式改称“铜币” , 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最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 。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 , 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 。
此枚钱币正面图案中央为两面交叉的国旗 , 上方为“中华民国”四字 , 下面为记值:开国纪念币;背面图案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 , 中央竖写“十文”两字 , 图案十分精美细致 。这种正面镌刻有“十文”楷体字、反面印制着“中华民国”双面旗帜的全真纪念币 , 也在当今的藏品市场中并不多见 。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 , 有着难以言喻的收藏价值 。
文物收藏|【佰城鉴赏】开国纪念币双旗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铜元收藏研究中数量很大 , 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类 , 甚至可以说是民国铜元的主体品种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 , 清帝退位 , 中华民国成立 ,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由民国政府发行的一款纪念铜钱 , 正面“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字样 , 十文 , 背面交叉龙旗 。铜币当时面值以当十、当二十为主 , 当五十面值的相当少见 , 非常珍贵 。
民国初期铜元主要指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七年(1918) 。其种类有“开国纪念币”、“共和纪念币”及铸有省名的民国铜元等 。这一时期新式铜元与清末旧式铜元混合流通 , 使铜元的混乱程度进一步恶化 。
文物收藏|【佰城鉴赏】开国纪念币双旗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民国中期铜元主要指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 。这一时期国内铜元的混乱局面达到顶点 。地区性分割使铜地流通呈明显的区域性 , 市面上流通的不仅有清代的各类铜元、民国各类铜元 , 个别地区还流通大面额铜元 , 如四川大部、湖北、河南局部地区流通五十文至二百文不等的大面额铜元 ,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发行有自己的铜元 , 日伪政权则在他们控制的地区也发行了铜元 。因此 , 这一时期的铜元五花八门 , 极为混乱 。
民国后期铜元主要指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 。民国中期后几年 , 各地军阀逐步走向衰落 , 国民党政府开始了统一币制控制金融的进程 。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主要发行纸币 , 铜元辅币逐渐被镍币所代替 。发行的铜元主要有党徽布图分币等 。解放前夕 , 贵州、绥远还发行了地方铜元 , 但只是昙花一现 。至此 , 铜元走完了其短暂的历程 , 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
虽经历了无穷岁月 , 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 , 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 , 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 , 有着难以言喻的收藏价值 。铜币保存完好 , 钱文、轮廓 的清晰程度好 ,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中华民国#纪念币#铜币收藏
民国初期铜元主要指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七年(1918) 。其种类有“开国纪念币”、“共和纪念币”及铸有省名的民国铜元等 。这一时期新式铜元与清末旧式铜元混合流通 , 使铜元的混乱程度进一步恶化 。
民国中期铜元主要指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 。这一时期国内铜元的混乱局面达到顶点 。地区性分割使铜地流通呈明显的区域性 , 市面上流通的不仅有清代的各类铜元、民国各类铜元 , 个别地区还流通大面额铜元 , 如四川大部、湖北、河南局部地区流通五十文至二百文不等的大面额铜元 ,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发行有自己的铜元 , 日伪政权则在他们控制的地区也发行了铜元 。因此 , 这一时期的铜元五花八门 , 极为混乱 。
民国后期铜元主要指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 。民国中期后几年 , 各地军阀逐步走向衰落 , 国民党政府开始了统一币制控制金融的进程 。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主要发行纸币 , 铜元辅币逐渐被镍币所代替 。发行的铜元主要有党徽布图分币等 。解放前夕 , 贵州、绥远还发行了地方铜元 , 但只是昙花一现 。至此 , 铜元走完了其短暂的历程 , 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