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2月17日讯(采访人员 梁榆其 通讯员 韩树林)近日,采访人员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获悉,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师生设计团队创作的《侗乡有艺》系列作品获得了2020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佳作奖。《侗乡有艺》系列作品先后参加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全国设计扶贫培训会优秀推广案例、2019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暨国际设计产业博览会等,荣获2019-2020年度“深圳礼物”等荣誉,深受社会各界褒奖。
文章插图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队师生推出了《侗乡有艺》41个系列100多件设计作品。
据了解,2014年11月以来,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设计团队应邀参与腾讯基金会与腾讯CDC的“筑梦新乡村”项目,开展了“基于侗族传统工艺传承的社会创新设计实践探索”课题研究,并与贵州本地传统手工制造、草木染及蜡染传承人深度合作,展开《侗乡有艺》系列非遗活化与再生的产品开发。
2015年,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组建了跨专业的团队,60多名师生积极参与,并携手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通过课程植入选题、小组合作、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创意活动,展开了设计研发。设计团队强调,做日用生活类产品而不是高不可攀的艺术创作,让消费者想拥有、想购买;设计研发方案能够与当地产业对接,配合当地的工艺技能水平,实现本土量化生产,让侗族姐妹们能干活,有活干,并借助电商营销手段建立销售渠道,反哺乡村,达到助力侗族村寨脱贫和手艺回归的目的。
经过半年的酝酿,名为《侗乡有艺》的实验设计展于2015年4月22日顺利开展,团队师生推出了41个系列100多件设计作品,其中获外观专利20余项。
文章插图
项目组成员致力于成为连接传统乡村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项目开展之初,由于当地产业链很不完整,生产工具、生产设备落后,村民们的技术能力有限,织布、染布、绣花等纯手工制作的工序十分复杂,生产周期长,导致团队开发的设计作品产能低下,不良率很高。面对诸多困难,艺术设计学院团队、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一起商讨多方资源整合的可能性,多次深入侗寨寻找和体验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着力从创新设计的角度寻求帮扶落后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团队与当地的非遗重点扶持企业秀美娘美侗布工坊加强合作,团队的订购需求和来自各地精准扶贫帮扶项目的订单倒逼手作工坊不断改进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使工坊出品的侗布质量大大提升,花色更加丰富。而村寨的年轻妇女也因为侗布工坊提供的工作岗位,纷纷回归其擅长的织染绣花等主业,既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也方便照看家中的老人孩子。
文章插图
团队系统梳理亮布制作的全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
同时,团队成员不断调整设计理念,聚焦侗族古法天然蓝染及亮布制作工艺的传承,强调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时尚感,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使用,让作品更打动人心。有些设计还通过与专业厂家的合作,在打板、选料、裁片、缝制等工艺上精雕细琢,让侗艺产品呈现出独一无二、尊贵时尚的精品气质。团队还系统梳理了亮布制作的全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希望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能够了解侗族亮布的由来,体会产品所凝聚的传承者的辛勤付出。
长达五年的设计实践,让团队成员深刻地体会到,设计不只是解决产品外观和审美的问题,更是整合社会资源、激活偏远地区原生文化、赋能当地产业升级、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的问题。
团队负责人谢卉副教授指出,侗族亮布凝聚了侗家妇女千锤百炼的心血和智慧,侗乡有艺项目的目的是借助设计的力量,用更为现代的、时尚的、实用的、符合当下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的产品,让侗族好手艺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里。
- 六旬手艺人:匠心筑起致富路
- 千年尼西黑陶制陶人:一门手艺养活家乡人
- 45年坚守罗田扎彩技艺传承人胡常宽:希望手艺能传承下去
- 神态是精髓!手艺人在宽窄巷子一分钟剪出人像,游客直呼传神
- 名著典籍|历史中的关羽:不是红脸,出身儒学世家,精通一门手艺
- 这些后继无人的街头民间老手艺,认识三种以上你就老了!
- 【云南青年说】“90后”傣家女孩艾叶:造纸是一门细水长流的手艺
- 这怕是白菜中的最强王者吧,这手艺真是绝了
- 25岁成为“日本刀柄制作第一人”,日本小哥:我只是传承父亲的一身手艺罢了
- 图片故事:非遗手艺人 传承新“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