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清,原本名为周致福,是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人。同治十年,周福清考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因“丁忧”期间贿赂乡试考官而锒铛入狱。他是鲁迅(周树人)的祖父,后于光绪三十年离世,当时的鲁迅正在日本学医。
文章插图
鲁迅清光绪十九年,已经升任内阁中书的周福清接到了母亲病故的消息,于是他离职返回故里为母守孝3年,在古代称之为“丁忧”。也正是在这次丁忧期间,周福清贿赂了科举考官而被罢官免职,家道中落,这也是鲁迅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的:“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到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朝廷恩科周康清回乡丁忧这一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于是朝廷决定开设恩科取士,以彰显天下同庆。
文章插图
周伯宜说起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很早就中了秀才,然而乡试却屡试不中,一直闲居在家里。这可急坏了已居高位的父亲周康清,朝廷大员的儿子竟然连举人都未能考中,更别说后面还要参加会试考进士了。于是,老父亲为了儿子不得不走个旁门左道,来保全自己的颜面和家族的兴旺。贿赂考官说来也巧,这一科来浙江主持乡试的主考官正是周康清同年的进士好友,这岂不是更方便疏通关系了吗?主考官名为殷如璋,他乘船从水路前往浙江主考,官船在路过苏州时停靠在码头稍作歇息。是夜,周福清命自己的仆人陶阿顺拜见主考官,并将一封秘密书信呈交给主考官,周康清向他许诺只要自己的儿子考中举人,他就可以拿着这封信来领取“厚礼”(据说有一万两银子)。
文章插图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陶阿顺在送信时,恰巧碰到主考官殷如璋和副主考周锡恩在一起商谈乡试的事情,殷如璋收到信后,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但碍于副主考在旁,所以没有拆开信件就想先打发了陶阿顺回去,稍后再给周康清回信。家仆无礼谁料想,这位家仆陶阿顺是个一根筋,他看到主考官殷如璋只是收了信件,看也没看,连个收条或者回话都没有,就要打发自己走,当时就着急了。他也不认识副主考周锡恩,也不看旁边有没有其他人在场,就大声叫嚷着:老爷您收了信,怎么也不给个回话啊,您让小的回绍兴怎么向周康清老爷交差呀!这下主考官殷如璋脸上可挂不住了,青一块红一块,副主考周锡恩看了看他,笑而不语,意味深长。没办法了,殷如璋只能下令将周家的仆人捉拿,并将仆人和信件一起交给了苏州府查办。秋后问斩经过苏州府的审问,一根筋的仆人陶阿顺很快就什么都招了,周康清为了儿子能够中举行贿主考官殷如璋,人证物证俱全,铁证如山。然而当时的周康清虽然丁忧在家,但他之前好歹也是任职内阁中书的朝廷大员,苏州府的官员们也不敢擅自定罪,只能先将周康清等人暂时羁押,上报给光绪帝决断。
文章插图
光绪帝光绪帝闻听后十分震怒,下令从严处置,判周康清斩监候,秋后问斩。保全性命当时的晚清政府早已腐朽无能,再加上时局动荡,列强环伺,于是周康清的秋后问斩一直没有执行,这一拖就拖了8年。光绪二十七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清王朝的统治每况愈下,很多监狱中的囚犯被赦免,周福清也在其中。而此时的周家却早已破败没落,鲁迅的人生也因此改变。
文章插图
义和团运动编者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至此,在中国历史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正式抹去。而周福清“乡试舞弊案”,也成为了科举历史上最后一场舞弊案。最后以一首打油诗结尾:考试作弊,齐心协力以抄为主,以蒙为辅抄蒙结合,绝对合格胆敢告密,考完暴力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他是天界大神,与太上老君齐名,为何最后却沦落到给雷音寺看大门
- 封神榜三位圣人的实力那个最强,为什么元始天尊成为最后的赢家?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六大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最后一件确实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铁证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