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芳华不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年轻人|芳华不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文章插图
1950年,17岁的金迪进入鞍山市文工团任舞蹈演员,两年后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表演系学习,那段时间她充分吸收了关于表演的很多知识。
1953年,金迪进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前身)当演员。先后在《尤利乌斯·伏契克》《美丽的姑娘》《日出》《相亲记》等话剧中担任重要角色。
1956年参加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在《前进,再前进!》中饰女主角,凭借出色的表演荣获表演奖。
 年轻人|芳华不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文章插图
电影《花好月圆》剧照
1957年,曾执导《董存瑞》等影片的长影导演郭维,邀请金迪在电影《花好月圆》中扮演袁小俊一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花好月圆》改编自“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长篇小说《三里湾》,电影剧本由郭维亲自改编。影片通过三里湾几对青年的婚恋纠葛和扩大合作社的坎坷经历,展现了农村蓬勃发展的美好图景。
 年轻人|芳华不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文章插图
电影《笑逐颜开》剧照
初登大银幕后,金迪又在于彦夫导演的《笑逐颜开》中饰演耿直爽朗的罗玉华。
《笑逐颜开》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映妇女题材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影片描写了一群建筑工人的家属,如何走出家门,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妇女在社会主义时代新的思想面貌。
 年轻人|芳华不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文章插图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剧照,李亚林(左一)与金迪(左二)
1959年,金迪遇到了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这部电影是长影拍摄的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片之一,讲述了复员军人高占武、回乡青年孔淑贞等一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的赞歌,充分地展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扮演男主角高占武的是长影演员李亚林,后来与金迪同时被评为新中国“二十二大影星”。
影片导演则是长影大导演苏里,代表作包括《平原游击队》《红孩子》《刘三姐》等等家喻户晓的经典影片。
 年轻人|芳华不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文章插图
1963年,长影拍摄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金迪(后排左三)继续扮演孔淑贞一角
金迪曾回忆,苏里导演指名要她来扮演孔淑贞。洋气的上海姑娘变成了朴实干练的农村姑娘,“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演了孔淑贞”。
孔淑贞是一位有着高度政治觉悟的农村姑娘,她不留恋城市生活,立志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她性格开朗,朴实大方,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情。她有一点倔强,她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在劳动中富有创造精神。她有一颗闪亮透明的心,处处散发着青春的光彩,她是有文化有觉悟的新一代农村妇女的典型。
苏里导演说:“为了拍好这部影片,我们到山西汾阳跑了许多地方,请演员同志们同各行各业的农村青年交上了朋友,在沸腾的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实景,体会到实情,所以演起来,也就生活化了。”
影片以浓郁的生活气息、质朴清新的格调、抒情的喜剧色彩、热烈的场面,展现出一幅幅山西风俗画。金迪也凭借朴实无华、天真自然的表演风格征服了观众。
电影上映后轰动全国,成为口口相传的青春励志片,高占武、孔淑贞、曹茂林立刻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不少工地和农村很快出现了“高占武突击队”“孔淑贞姐妹组”,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时隔61年,长影拍摄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礼的青春励志影片《青春作伴好还乡》,反映的是脱贫攻坚大背景下,新一代年轻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向美好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