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强
说起丝绸,人们会想到中国,想到丝绸之路。确实,丝绸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它诞生于中国大地,经过中国人们数千年的培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纺织品。与中国瓷器、中国茶叶一样,为世界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世界最初了解中国,就是因为中国的丝绸;丝绸之路的先导是丝绸,古代西方人称中国为“比赛尔斯”(Seres),意为“丝国”,英语中的“China”有两层含义,即“中国”和“瓷器”。
文章插图
【 丝绸|中国丝绸之国“抱布贸丝”由来已久】【图1,中国丝绸服饰(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出)】
所谓丝绸,是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上古传说中,黄帝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北周以后嫘祖被尊为“先蚕”(蚕神),大诗人李白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文章插图
【图2,桑叶树】
考古研究表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1926年清华大学考古队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的半个蚕茧,表明这时间的蚕不是野蚕,而是人工驯化的蚕,这半个蚕茧的发现使得素有“丝绸之源”的中国获得了证据,也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就开始养蚕取丝织绸了。中国祭祀蚕神的活动,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是殷代,甲骨文卜辞有“蚕示三年”的记录,意思是以三牢(牛、羊、猪)的礼节祭祀蚕神。《隋书·礼仪志》记载了南北朝时期后齐、后周皇后祭蚕活动,每年春末谷雨后吉祥日子,皇后率领后宫、大臣赶赴蚕祭场所,用太牢(一只牛)祭蚕神。祭祀毕,皇后在桑坛上采桑。
文章插图
【图3,蚕与桑叶】
上古时期人们在食用桑树果实时,也使用桑树上结的白色茧子,但是茧壳里的蛹味美,其白色的茧子却咬不烂,但是可以从切开的茧子中拉出又细又长的丝,缠裹在身上柔软和暖和,这一偶然的发现,开创了中国人丝绸文化的先河。
丝绸生产流程:种植桑树-养蚕-贮茧-缫丝(缫得是丝线称生丝)-打绵线(用于织绵紬)-捻丝合线(单线甲捻称捻丝,捻后的丝合称股线称合线)-绒丝与劈丝(粗而散,不加捻的丝线称绒线;将一根丝绒再劈成几个部分称劈丝,主要用于刺绣)-织造。丝绸的染色工艺则有精练、捣练、酶练、石染、草木染、红花染、蓝染、媒染等多种染色法,以及单染与复染等工艺。各个时期,丝绸生产工艺是有所不同,其工艺也不断进步。
文章插图
【图4,蚕与蚕茧】
夏禹时已掌握丝绸的染色技术,黑红色丝绸称为“玄纁”,染色的丝带称之为“组”。大量使用丝绸,并且成为服饰,则在商代。《帝已世纪》记载商纣王后宫“多发美女,以充倾宫之室,妇女衣纨绫者三百余人。”说明丝绸在商代已经大量使用。到了西周又有了“玄衣”“赤韨”的记载,它们是帝王赐给贵族的以丝绸制作的礼服,红黑二色是天地之色,在当时是尊贵之色。
文章插图
【图5,南宋《蚕织图》】
《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桑树、丝绸、染色的诗句。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终朝采绿,不盈一襜”等,说明丝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许雄志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