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随时南北,不失其节”——古代人婚嫁之时,为何总离不开大雁?

从重视礼仪的周代基本确立传统婚俗开始,大雁就是古人婚礼中不可或缺之物。《仪礼·士昏礼》中明确指出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项仪礼,除了“纳征不用雁,以其有布帛可执故”。其余五礼要用五次大雁,现代人大都会好奇,古人的男婚女嫁和大雁这种禽鸟到底有什么必然的关联呢?
 婚嫁|“随时南北,不失其节”——古代人婚嫁之时,为何总离不开大雁?
文章插图
古人认为大雁“随时南北,不失其节”,象征了少女已经到了婚嫁之龄;大雁飞行时成行成列,意味着家族中的子孙嫁娶之事长幼有序不逾越;再加上大喜之日不宜用不吉利的死雉为礼,而活的大雁比较容易猎得,所以早在春秋时期,男方跟女方商议婚事时就已经开始以“雁”为礼了,既显得郑重其事,又不太费事。《礼记·乐记》点明了婚礼的意义在于“凡淫乱生于男女无别,夫妇无义。婚礼享聘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道也”。两大家族联姻的六项仪式,其实就是为了正式确立,新娘成为新郎家中成员的身份和地位。
 婚嫁|“随时南北,不失其节”——古代人婚嫁之时,为何总离不开大雁?
文章插图
男方“纳采”时请媒人送上大雁作为正式求婚的礼物,只要女方允婚,媒人就再送上大雁“问名”,求得女方的名字和生辰以便回去占卜吉凶。待男方卜得吉兆,媒人再备上大雁送到女家告知结果,“纳吉”就相当于正式订婚了。而“纳征”也称“纳币”,其实就是送聘礼,以实在可用的物品为主,如布匹等,因此用不上大雁。男方下聘后“请期”,占卜得到吉日,媒人又带上大雁作为礼物,去女家通知结婚日期。接着就是“亲迎”了,在这个环节进行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奠雁仪式。这样才完成了一场“合二姓之好”的婚礼。由上可见,大雁这种古人眼中高飞又善鸣舞的吉鸟,是一场婚礼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少了它简直就无法成亲了。大雁随春秋季节的变化而南北迁徙、排成“雁字”有序飞行、逐阳而居等“正能量”的自然属性符合古代礼法的要求,因此成就了它在历代重视的人伦礼法之本——婚礼中的重要地位。
 婚嫁|“随时南北,不失其节”——古代人婚嫁之时,为何总离不开大雁?
文章插图
1、不违婚时,顺应阴阳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颁布法令规定:女子十七岁必须嫁人,男子二十岁必须娶妻,否则就问罪他们的父母,以鼓励生育,增加本国人口。而每年定时南北迁徙的大雁作为大自然中“守时”的典范,用来敦促男女自觉遵守“不违婚时”的生理规律也就再合适不过了。古人还观察到大雁是一种“随阳鸟”,喜欢温暖的气候、晴朗的天气,这又符合了男女分别对应“阳”和“阴”的传统认知。因此婚礼中五次用雁其实就是一再强调女子应该具备顺从的美德,出嫁后要夫唱妇随,一切从夫。
 婚嫁|“随时南北,不失其节”——古代人婚嫁之时,为何总离不开大雁?
文章插图
2、雁行有序,和谐渐进一场婚礼从提亲、允婚、订婚到最终完婚是一个渐进有序的正式过程,以彰显“夫妇有义”的庄重,否则男女之情就会被视为私相授受,不为社会所容,大雁飞行时整齐的队列是这一系列礼仪的极好象征。同时雁群一般都由健壮的大雁领飞,雁群中的弱幼者尾随其后,这也深合家族婚嫁“长幼有序”的礼法要求,象征了一个大家庭的和谐有序。3、忠贞不渝,夫妻恩爱汇编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及其弟子问答语录的《朱子语类》在谈到“士婚”时指出:“昏礼用雁,婿执雁,或谓取其不再偶。”元好问传诵千古的《摸鱼儿·雁丘词》则记叙了一对双宿双飞的大雁生死相许的忠贞爱情。捕雁人设网捕得两只大雁,杀死了一只,另一只脱网而出后盘旋悲鸣,竟然投地自杀了。
 婚嫁|“随时南北,不失其节”——古代人婚嫁之时,为何总离不开大雁?
文章插图
可见古人深信大雁“不失其节”,伴侣一方有难,另一方必然以命相护,因此婚礼用雁也表达了世人希望,新婚夫妇忠贞不渝、恩爱偕老的美好祝愿。唐代以前的礼制都对士人以上阶层的要求,从唐代开始朝廷开始重视对庶民的礼法要求,因此平民百姓成婚也要进行六项“繁文缛节”了。而且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大雁已经变得珍稀,连唐高宗都为太子李弘纳妃时能用上白雁而欣喜,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更为奢侈了,因此用鹅来替代。发展到五代十国时期,据传南唐后主李煜续娶小周后时,在“纳采”环节就是“以鹅代雁”了。到了宋代,士庶婚礼按理说一般还是以活雁为礼,但如果没有就以木刻之雁来替代。而从明清时期的大量地方志来看,民间用鸡、鸭、凫等禽类来替代雁举行“亲迎”仪式上的“奠雁之礼”已经司空见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