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李煜夜里散步写下首词,100多年后,苏轼仿出另一名作,谁更有水平?( 三 )


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 。“天涯”一句 , 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 , 尔何怀乎故宇” , 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 , 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 。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 。此时 , 他已人到晚年 , 遥望故乡 , 几近天涯 。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 , 虽也有些许亮色 , 但由于缺少了花草 , 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 , 这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 。作者被贬谪在外 , 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 , 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 , 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 , 谁知佳景难觅 , 心情更糟 。上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诗词歌赋|李煜夜里散步写下首词,100多年后,苏轼仿出另一名作,谁更有水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墙外是一条道路 , 行人从路中经过 , 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 , 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 , 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 。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 , 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 , 使行人禁不住止步 , 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 。
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 。这里 , 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 , 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 , 让“行人”去想象 , 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 , 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 , “墙里”、“墙外”分别重复 , 竟占去一半 。而读来错落有致 , 耐人寻味 。
墙内是家 , 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 , 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 。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 , 作者留下了空白 。不过 , 在这无语之中 , 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 , 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 , 而行人已渐渐走远 。
诗词歌赋|李煜夜里散步写下首词,100多年后,苏轼仿出另一名作,谁更有水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总之 , 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 , 四周显得静悄悄 。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 , 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 。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 , 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 , 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 。
男子多情 , 女子无情 。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 , 有感怀身世之情 , 有思乡之情 , 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 , 有报国之情 , 等等 , 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 , 既没有伤春感时 , 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 , 真可以说是“无情” 。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 , 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 , 对此 , 他并没回答 。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 , 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 , 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 , 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 , 作者并未言明 , 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
下阕写人 , 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 , 让行人更加惆怅 。在这里 , “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 , “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 。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 , 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
综观全词 , 词人写了春天的景 , 春天的人 , 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 。词人意欲奋发有为 , 但终究未能如愿 。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 , 于清新中蕴涵哀怨 , 于婉丽中透出伤情 , 意境朦胧 , 韵味无穷 。
诗词歌赋|李煜夜里散步写下首词,100多年后,苏轼仿出另一名作,谁更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