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惧|喜欢林徽因的五大理由,其一:共赴国难,临危不惧,誓死不退( 二 )


更严重的是,到达贵州时,林徽因突然感染率肺炎,40度的高烧一直不退。在贵州,林徽因真的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县城中没有医院,旅馆黑暗潮湿、人员拥挤,好不容易寻着一位留学日本的女医生,为林徽因煎中药调理,整整两周才退烧。
舟车劳顿、疾病缠身,好在,1938年1月,他们抵达了昆明。
 临危不惧|喜欢林徽因的五大理由,其一:共赴国难,临危不惧,誓死不退
文章插图
共赴国难
昆明时期,林徽因和梁思成已经捉襟见肘。
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钻研怎样赚钱。
为此,林徽因还每天爬四次山坡,走很远的土路,去云南大学兼职一周六个小时的英文补习课,只为了一个月能挣40多元法币。而在黑市上买一个建筑师必备的皮尺,就要花掉她30多元法币。
这是国难下的真实生活,也是很多人对林徽因无限憧憬的真正原因。
后来,为了躲避轰炸,1940年的冬天,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几乎全部的资料来到李庄,跟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四川李庄。
如果说,昆明时期是捉襟见肘,那么,李庄时期,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生活,基本就是温饱线以下。
 临危不惧|喜欢林徽因的五大理由,其一:共赴国难,临危不惧,誓死不退
文章插图
李庄是四川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居住的小村子,没有先进设施,连吃水都要上村外的水塘里去挑,至于电灯更不用提了,根本不可能存在。在国难当头的日子,这一个小地方,汇集了当时国内最顶尖的学者,云集了几乎全国大半的知名人士。
在李庄,梁思成从村上借来一块地皮,自己设计,请人用未烧制的砖坯,盖了一生中唯一为自己建造的房屋。修建这座房子,花费了他们认为能够支付得起的双倍价钱,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信中写到:
“现在我们已经完全破产,感到比任何时候都惨。”
没有电灯,晚上的照明,就靠着两盏烧采油的小灯。
梁思成给自己家取名为月亮田,因为租住的是农舍,外头用竹子围了起来,晚上月光能给招进来,很是应景。当然,老鼠、蛇之类的动物,也会常常出现在房间里。
林徽因自己是不喜欢做家务的,可当真的困难日子到来了,她也会去做。
昆明时,林徽因就经常干着女佣的活,比如说上街用瓶子打醋之类的。而在李庄,她做了太多太多的家务,大量的精力也放在了这上面,自己身体也不好,常常腰疼到站立都困难。
可能这些活看上去没什么,别忘了,林徽因从小长大几乎都是有人照顾的,如果她愿意,去了国外依然能过养尊处优的生活,可是她不愿意。
 临危不惧|喜欢林徽因的五大理由,其一:共赴国难,临危不惧,誓死不退
文章插图
势均力敌的幸福
梁思成是个懂生活的人,他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一些西红柿的种子,然后在门口的菜园子里种上,不久就结出了果子。
那时,当地的农民还不认识西红柿,觉得很好奇,林徽因便给他们无偿送了不少秧苗。农民本来就是淳朴的,见这位相貌不凡的女士很善良,便投桃报李,也送上了自己的善意。
后来,李庄的村民都爱来找林徽因聊天,聊聊自己姑娘的嫁妆,自己女儿的聘礼之类的家长里短。一时之间,那份太太的客厅里的欢乐,在李庄也绽放了耀眼的光芒。
或许,林徽因太爱和人交流了,她擅长从交流中抓住一些灵感,然后让自己的生活绚丽起来。
林徽因在哪里,哪里便有欢笑。
 临危不惧|喜欢林徽因的五大理由,其一:共赴国难,临危不惧,誓死不退
文章插图
在李庄,梁思成林徽因和同事一起,编写《中国建筑史》这篇巨作,用最原始的手写和石印。
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代表了当时最巅峰的建筑文学,更是无数人的心血。可惜的是,林徽因的身体不好,李庄的日子艰难,她的肺病总是反复。
卧床不起的她,总是放不下自己的工作。《二十四史》堆在床头,数以千计的照片草图,都靠着她来整理和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