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蔡骏推出首部半自传体作品《春夜》


 金宇澄|蔡骏推出首部半自传体作品《春夜》
文章插图
《春夜》 高凯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采访人员 高凯)不同于王安忆笔下的上海,陈丹燕笔下的上海,或者是金宇澄笔下的上海,作家蔡骏在新作《春夜》中,用大量的文学人物的名字和上海的一些地标相互交织,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又一个上海。
被寄望成为中国的“东野圭吾”的蔡骏在其已出版的《无尽之夏》《镇墓兽》《谋杀似水年华》《最漫长的那一夜》《天机》等三十余部作品中展示出强大而独特的叙事能力,他的作品累计发行1400万册,被翻译为英、法、俄、德、日、韩、泰、越等十余个语种。数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
蔡骏的首部半自传体《春夜》近日推出即再度引发关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文中“我”的父辈工作半生的春申厂的历史和围绕工厂发生的两起悬案。
对于在全球拥有几千万华语读者的作家蔡骏来说,《春夜》是一部风格突破之作。与蔡骏之前的作品相比,《春夜》蕴含了作者更多的人生体验和所思所感。蔡骏在其中以一种不动声色的乐观与豁达,讲述深流涌动的社会关怀故事,写照出亲切而真实的工人群体生活,展现当代工业社会背景下工人群体及他们的后代真诚与执着的精神世界。
推理、探案的元素虽然不再是作品的“主角”,但仍完美地融入了作品的氛围,营造了一种亦真亦幻的魔幻现实主义氛围。
在《春夜》中,上海的开放性被充分展现出来,充满感染力,蔡骏通过人物的行动轨迹,让上海这座城市有了更多扩张,蔡骏笔下的上海,不同于王安忆笔下的上海,陈丹燕的上海,或者是金宇澄的上海。他用大量的文学人物的名字和上海的一些地标相互交织,构建出属于蔡骏的又一个上海。
在日前举行的《春夜》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批评家杨庆祥指出,“《春夜》书写出了我们同时代的经验,这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代人都希望自己的经验持续更久,覆盖更多代际的人。在整个当代的叙事里面,贾平凹的经验,莫言的经验,更上一代,沈从文的经验,张爱玲的经验,他们的书写,会不停想要覆盖其他下一代人的经验。每一代的写作者和思考者,都应该有足够的勇气或责任,去把自己的经验书写出来,把它铭刻进去,这样这个写作才是有效的。”
金宇澄|蔡骏推出首部半自传体作品《春夜》】杨庆祥表示,“我非常能够理解蔡骏为什么写历史,为什么要写上海的历史,为什么要去用一种半自传体的方式书写上海,书写工厂,书写父代人和我们这代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把这种经验和我们的思考,我们不可替代的历史感呈现出来,跟他们形成一种对话,所以这个意义上,蔡骏的写作不仅仅是同时代的写作,还是关于上海,关于中国当代史写作的一个版图。”
他认为,蔡骏在《春夜》中呈现出一种杂糅的写法,这种杂糅不仅仅是修饰层面,而恰恰是中国当代史,上海的当代史,本身就是一个杂糅的历史,“就是说这种写作跟历史本身的逻辑是契合的,提供了一种历史写作新的可能性。”
中国作家协会创业部副研究员岳雯表示,小说《春夜》整体讲的是人物对一种安全感、尊严感的至死不渝的追寻,与此同时,其中还有一种乐观浪漫的东西。她认为,蔡骏克服了写作者的自恋,令读者看到一个有情有义的主人公。
“人们寄望蔡骏成为中国的‘东野圭吾’,但蔡骏已有自身的特质,就是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和人文情怀,他在杀人故事之中加进了对世界的很多想法,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文学道路。”?著名作家陈村曾这样评价蔡骏,对此,此次的《春夜》无疑将再次成为佐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