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鲁敏新书写了十个“梦”: 我有用词洁癖,不允许形容词的重复出现

“不收割麦子,不收割风景,我们只收割人性与命运”,这个岁末,著名作家鲁敏携新作《梦境收割者》再度与读者见面了。从书名来看应该不是天马行空便是实验架空,但看过书中的十个故事才发现:原来是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现实主义题材!日前她在先锋书店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坦言,书中的10个故事或是源自身边发生、或是来自新闻事件,抑或是自己的一个梦衍生出的思考,“或多或少都有真实原型的影子”。
 洁癖|鲁敏新书写了十个“梦”: 我有用词洁癖,不允许形容词的重复出现
文章插图
流量、修隐、摄像头……
十个故事篇篇戳中我们与时代
 洁癖|鲁敏新书写了十个“梦”: 我有用词洁癖,不允许形容词的重复出现
文章插图
 洁癖|鲁敏新书写了十个“梦”: 我有用词洁癖,不允许形容词的重复出现
文章插图
“这本新书是我最近五六年写的,正好是我40岁以后的中短篇小说的一部合集。我自己选了十五六篇,出版社又删除一部分,反复斟酌,最后精挑细选成为这10篇我们都比较满意的故事,也是我的这个阶段的成果吧”,说到新作,鲁敏笑着说这十个故事既是自己40岁后“短时间的一些成果”,也是关照当代、与大家生活同步的一些现实思考。的确,《梦境收割者》的十则故事直面生活深处:监控镜头下的生活轨迹,游泳池边的非典型相亲,四十七楼上的一次喝酒,亦喜亦哀的避世灵修,朋友圈带货女孩的突然死亡……她体察隐秘于日常的潜流与欲求,以一贯的锐利冷静,从滚滚尘烟中寻找并辨认出“突如其来的自我”。
十个故事读来篇篇既亲切又冷冽,有些是来自众所周知的大众事件,有些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比如第一篇《火烧云》写一男一女两人去抢一个荒山的寺庙,先是那个男的归隐了,最后来了一个女的,她说也要归隐,到底谁在归隐,谁是真的归隐,这个山头这座庙到底归谁,是两个人一起归隐还是两个人井水不犯河水?鲁敏关注到了这几年现代都市里渐渐流行起来的“修隐”,鲁敏表示自己也是发现突然身边很多人在谈修隐,“有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说你可以修隐了,还有的时候是因为巨大的失败之后,你想逃避想去修隐,我觉得修隐这件事情如果严肃地探讨本身就是个曲折的自我论证。其实对于一个人到底能不能在山上留下来、能不能脱离凡尘,我对这个事情也蛮困惑的,所以我觉得《火烧云》也是对当下的思考”。
此外,她的十个故事中还写到了关于如今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关于为了10万+流量大家都在付出什么、关于如今时髦的慈善拍卖会、关于5G时代的相亲……鲁敏坦言,这些故事多半取材自身边真实故事、典型新闻事件甚至还有一篇是源于几年前发生在南京的一起轰动案件,“比如我在北京的室友,她是从事非虚构类写作的,每天她看到自己文章的点击量有没有到10万的时候都是异常焦虑的,这些都会让我有所思考”。她提到其实《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等名著的取材也是从社会新闻事件而来,“这也是虚构写作的一个传统和路径之一”。
为何取名“梦境”?
用梦结构生活,致敬《失明症漫记》
 洁癖|鲁敏新书写了十个“梦”: 我有用词洁癖,不允许形容词的重复出现
文章插图
《梦境收割者》,从这本书的书名来看应该不是天马行空便是实验架空,但看过书中的十个故事才发现:原来是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现实主义题材!对于这种读者观感上的“反差”,鲁敏表示自己其实自己思考关于“梦境”这个有趣的问题,“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比如我就经常梦到查百度地图找不到一个地方特别着急。梦往往跟你白天的生活现状有相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这本书为什么取名叫梦境?中国古人会讲人生就是大梦一场。我特别喜欢汤显祖,他有“临川四梦”,其中我最喜欢《南柯梦》,这个戏我看完以后呆住了:主人公到大槐树下面的蝼蚁国,自己变成一个驸马,里面各种各样的事,娶妻生子、纳妾……《邯郸记》也是如此,黄粱一梦就是来自这里。从生到死,繁华、失败、成功,到最后都是大梦一场,这是我对人生最真切的假设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对生活中所有的事情更容易接受,更可以理解这种变故”。她谈到自己总觉得生活就是大梦套着小梦、清醒的白日梦套着迷糊的夜之梦,“它实际是对我们的暗示,假如用梦来理解生活的话,可能更有某种愉悦感和跳脱感,有点弹性,不要那么当真,我们可以特别认真地做事情,但心里面可以保持一种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