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诗词中的平仄,和现代汉语拼音中四声是怎样对应和区分的?
文章插图
这里说诗词中的平仄,自然是指古诗词中的平仄。
古音平仄
古诗词的平仄是根据古代汉字发音来简化表示的。古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代表,而唐宋之后的古诗依旧按照古音韵来创作,所以发音就以宋末《平水韵》为准。元朝北方口音的入侵,演变到今天的普通话和唐音宋调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新韵和平水韵也有了较大的区别。
汉字发音变化,自然就会产生不同韵部的重新组合。不过韵部的调整其实和平仄的关系不大,因为平仄只是音调标志,与韵母变化没有关系。
平仄是古代汉字音调变化的二元简化。古代汉字发音五个调,其中有形态的为四个,即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同时还有个爆破音调,类似于今天的轻声部,称作“入声”。“阴平、阳平”合称“平”,所以又称四声“平上去入”。
南北朝音韵学大发展时期,四声标注法运用进入诗歌创作,后来因为太麻烦,在则天皇帝时期简化成为“平、仄”二元,阴平、阳平统称“平”,上、去、入三调统称“仄”。
这样就大幅简化了四声标注的繁乱,并成功总结出格律诗的基本用字音韵关系,即格律诗最重要的四种基础平仄格式。
所以平仄只是近体诗快速入门的一种音调控制工具,使用它创作出来的格律诗能从根本上避免诗句音病。这四种平仄关系只不过是音韵组合的不完全归纳,按照它们写出来是音韵清朗的,但也有更多通顺起伏的音韵组合并没有归纳进来——这就是为什么不遵守格律的古体诗,一样可以成为吟诵经典的缘故。
文章插图
今音平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今天的普通话发音和古诗词中的平仄去对应呢?
第一是为了更好地赏读古诗词。
汉字发音虽然有了变化,但根源和基础是没有变化的。而且我们今天根本无法正确使用古音朗读诗词,有谁读古诗不是普通话呢?但是古诗词的架构,特别是近体诗,基本上都有平仄关系在内,我们研究、赏析古诗词是无法避开平仄的。
将普通话的发音和古音平仄相对应是一种入门手段,在发现平仄不对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今发音异同(多音字)和入声字。
第二是为了创作近体诗。
平仄音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近体诗的平仄关系已经固化,再也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在创作近体诗套用平仄关系的时候,是必须要分清楚普通话发音中汉字的平仄对应的。
今天普通话的汉字发音其实也是五个音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和轻声。轻声是汉语中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变调现象,在全国的广大方言和普通话均有出现。但是轻声一般不被当作声调看待,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调值。
所以普通话拼音里面实际上只存在一、二、三、四个声调。
这四个音调对应古音调划分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文章插图
比如“飞、肥、匪、费”四个字同声四调,“飞”是阴平(一声),“肥”是阳平(二声),这两个音调是平,所以“飞、肥”是平声字;“匪”是上声(三声),“费”是去声(四声),所以“匪、费”是仄声字。
假如我们写一首格律五绝,如果平仄关系为“平平仄仄平”,那么这几个字的对应安排位置就只能是“飞飞费费飞”——注意这只是平仄用字例子。
而作为遵守格律的对句,平仄必须相对,那是不是就是“费费飞飞费”呢?因为对句必须平声结尾,所以只能调整为“费费费飞飞”,即“仄仄仄平平”。“相对”只是二、四关键位置的平仄相对。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正是平起入韵格式的五言格律诗的首联。
入声字到哪里去了呢?
因为现代汉语中没有入声字这个概念,那么原来的那些入声字就根据它们本声的音调值划入其他三个音调“平、上、去”,即进入了普通话的四声划分。
- 红楼梦追星有多可怕你看看红楼梦中的尤三姐,悲惨境遇不言自明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六大国宝级文物中的国宝,最后一件绝对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
- 一看就懂山水盆景中的“石”,究竟选用是啥“料”!
- 86版西游记中的天竺国王后,是孙悟空现实中的老婆!
- 真实历史中的富弼:总能把天聊死的“大宋第一钢铁直男”
- 油画中的美人都跑了出来,就藏在我们周围,你能发现她们吗
- 此人才是红楼梦中的大佬,表面老实内心狡诈,将王熙凤耍得团团转
- 当年击败北大硕士,拿下诗词大会冠军的37岁外卖小哥,如今变化让人认不出
- 《水浒传》中的五虎将,哪三位好汉可以一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