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时 , 孙权和刘备联手共抗曹操而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 , 此战的结果是孙、刘联盟获胜 , 打碎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 , 基本上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 此战也是三国爱好者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
关于赤壁大战期间发生的故事 , 大众最为熟悉的其实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精彩内容 ,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反间计”、“连环计”、“蒋干盗书”、“诈降计”、“借东风”等故事让读者们大呼精彩过瘾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惜的是 , 上述精彩故事在真实历史中的赤壁大战期间 , 百分之九十都没有发生过 , 大部分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 , 小说提高了刘备一方势力的作用 , 强化了诸葛亮的谋略 , 强化了后来成为刘备重要谋臣的庞统的作用 , 以及关羽放走曹操等等 。
相应的 , 小说就弱化了江东一方发挥的主导作用 , 鲁肃变成了毫无主见的庸才 , 周瑜小肚鸡肠 , 孙权优柔寡断 , 若非还写有“蒋干盗书”这个故事体现周瑜的谋略 , 东吴一方几乎一无是处 。那么 , 历史上真实的他们及故事又是怎么样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一:鲁肃是个好同志 , 裴松之:“建计拒曹公 , 实始鲁肃”?
在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中 , 曹军欲南下 , 此前一直犹豫不决是降是战的孙权 , 是在跟诸葛亮见面之后 , 被诸葛亮说服的 , 诸葛亮一番长篇大论后 , 孙权表示:“先生之言 , 顿开茅塞 。吾意已决 , 更无他疑 。即日商议起兵 , 共灭曹操!”
可在《三国志》的记载中 , 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时 , 已经决定了要和曹操死磕 , 主张死战的 , 就是鲁肃 , 在小说中 , 孙权犹豫不决时 , 是吴太夫人提醒他赶紧去问周瑜 , 但在裴松之为《三国志》做的注中 , 说明了这事其实是鲁肃提醒的 。
裴松之写的原文是:“臣松之以为建计拒曹公 , 实始鲁肃 。于时周瑜使鄱阳 , 肃劝权呼瑜 , 瑜使鄱阳还 , 但与肃闇同 , 故能共成大勋 。”然后周瑜又对孙权阐述了曹军的各项弱点和东吴的优势 , 说服了孙权不要投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然 , 鲁肃坚定孙权信心的那一番著名的劝谏也是必不可少的:“今肃可迎操耳 , 如将军 , 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肃迎操 ,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品其名位 , 犹不失下曹从事 , 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将军迎操 , 欲安所归?“
鲁肃去见刘备之前 , 孙权那边的军队调动都已经完毕 , 给了周瑜三万精兵突前 , 孙权自己带着二万人在柴桑为周瑜做预备队 , 以及准备后勤物资 。所以 ,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 , 诸葛亮跟随鲁肃到东吴的时候:“时权拥军在柴桑 , 观望成败”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二:诸葛亮去见孙权 , 不是为了说服他抗曹 , 而是去谈条件的?
鲁肃去见刘备 , 只是为了争取刘备不倒向曹操而已:“今不速往 , 恐为操所先” , 当然 , 要详细了解刘备的实力 , 判断刘备是否值得变成盟友也是鲁肃的任务之一 , 而刘备派诸葛亮去见孙权 , 就是去摆实力谈条件的 , 打是要打的 , 打完之后怎么分地盘?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哭了至少不下30次?哭对他究竟有多重要
- 三国死得最悲壮的大将,他们一死天上必有将陨落,可谓天地同悲!
- 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特别最后两句说出来,足以吓退千军万马!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三国之公孙家族第三篇:雄踞辽东
- 三国演义6句话,道尽男人一生况味。
-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 金庸没写三国故事?其实写了,此人是三国龙套,被金庸写成了宗师
- 三国演义几场顶级武将的巅峰对决,看看有没有你心目中的那一场
- 《三国演义》赵云为何有三个?揭露背后的原因,出乎很多观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