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介布衣变为文坛接班人,还和戚继光吵过架?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9日电 题:古代的“书痴” , 是什么样?
作者 任思雨
最近的你 , 读过几本书?
在古代 , 曾有一位特别的“书痴” , 他一生布衣 , 却嗜书如命 , 并在大量阅读、勤于著述之下 , 成为一代学术大师 , 以至于后来的学者都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他是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制图:倪雯冰
【他从一介布衣变为文坛接班人,还和戚继光吵过架?】嗜书如命
公元1551年 , 胡应麟出生在江南 , 他小时候没有什么别的爱好 , 独爱看书 , 到什么程度呢?他这样形容书籍对自己的意义:“饥以当食 , 渴以当饮……忧藉以解 , 忿藉以平 , 病藉以起 。”
9岁时 , 小胡开始跟着老师研读经学 , 但心里并不喜欢 , 便偷偷从父亲的书箱里找书来看 , 不仅看《古周易》《尚书》《诗经·国风》 , 还看庄周、屈原、司马迁、曹植、杜甫……父亲对此感到很惊奇 , 但从不阻止他 。
其实 , 他日后买书藏书的习惯 , 也正是得了父亲的“真传” 。
同样在9岁那年 , 胡应麟第一次跟着父亲来到北京 , 父子俩没事就喜欢买书 , 一开始胡家的生活很是拮据 , 所以每每碰到很好又很贵的书 , 二人只能默默对着叹气好久 。几年后父亲的工资涨了一些 , 他也终于有了大量囤书的机会 。
在外人看来 , 这个年轻人囤书的样子似乎有点“疯”:每当有心心念念的书 , 他就会在家徘徊忧虑睡不着;一旦拿到书 , 便如饥似渴地猛读起来 , 人也开始手舞足蹈 。不过在家人看来 , 这样的场景早已见怪不怪了 。
受财力所限 , 胡应麟的囤书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 要是遇到高价的精致巨轴 , 他只好买由最恶劣纸张刊印的版本;要是平日里实在难寻的奇书 , 他就翻箱倒柜找出值钱的东西来交换 , 甚至脱衣服、换首饰……以至于后来离开北京时 , 他自己的行李、家人的饰物全卖空了 , 独独把购来的十筐书运出了北京 。
在囤书过程中 , 也曾发生过几件趣事 。
当时 , 浙江人虞守愚家中藏有文献几万卷且多为珍本、善本 , 他的藏书楼更是造型特别——从一个池塘中拔地而起 , 平日里仅靠独木桥通过 , 每到夜晚木桥都会撤走 , 楼门上还写着“楼不延客 , 书不借人”八个大字 。
可惜在虞守愚逝世后 , 虞家家道中落 , 后人迫不及待地欲将藏书出售 。胡应麟听说以后马上许以高价 , 但当急需用钱的虞氏后人把几船藏书运到时 , 他却无奈地说:“其实我真穷 , 拿不出这么多钱 。”最后他以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购置了一大批宝贵的文献 。
不过并不是每次藏书都能有这样的“好运气” 。一次在杭州一个偏僻小巷里 , 胡应麟偶然见到了一套名家收藏的百卷抄本 , 他十分惊喜 , 可惜身上没带银两 , 便与对方约定把自己所带的好衣服好布料都拿过来 , 第二天早上就交货 。
回去以后 , 他激动地一夜都没睡着 , 第二天清晨头发都来不及梳便直奔书铺 ,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 书铺却被一场大火烧光 , 他为此难过惋惜了好几个月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制图:倪雯冰
再往后 , 只见他书堆得越来越高了 , 家里陈设却越来越“简单”:“入余室者 , 梁柱、榱桷、墙壁皆无所见 , 湘竹榻一 , 不设帷帐 , 一琴、一几、一博山、一蒲团 。”难怪王世贞说 , 胡应麟是用买书的余钱来建书房的 。
然而就是在这样极其简陋的书房里 , 他终日与好书为伴 , 心中十分得意自然 。如此多年 , 终成为明代屈指可数的藏书大家 。
- 杨国桢“对话”林则徐:从一介寒士到民族英雄
- 他从一个炼丹的道士,变成一个发明家,成了中国航天第一人
- 《他从地狱里来》:女频大神顾南西倾心力作,制霸月票,荣耀一星
- 《终极笔记》:肖宇梁,让你演张起灵,没叫你把他从书里抠出来!
- 1972年,他从猪圈里挖出一只小碗,见证了大宋王朝的兴衰
- “一介莽夫”程咬金凭什么入驻凌烟阁,这才是他的真面目
- “钢琴诗人”傅聪去世,他从黑白琴键中“越狱”了
- 八国联军侵华 他从联军购买粮食赈济灾民 被朝廷充军
- 大明“一介书生”,屡建军事奇功!感天动地,却为何结局悲凉?
- 他从俗事去达真理,种种香说种种法熏习功德,心香真香无相胜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