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韦小宝荣封一等鹿鼎公之际,有没有感谢自己这段为数不多的刻苦时光。
04你为人处世的“底线”,就是你安身立命的“生命线”。
韦小宝这个人给人的印象是贪懒奸猾,一身俗气,赌博要出老千、看到美女便走不动道、能顺手牵羊的绝对不会和你客气、学功夫能拖一天是一天,毛病多得让人无语。但是这个人有个优点,那就是他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底线——对皇帝必须“忠”、对朋友必须“义”。
皇帝逼着他去剿灭天地会,把大炮都架到了他的家门口,但是他拼着性命不要,也要想方设法保全与天地会的兄弟义气;茅十八是他进北京的领路人,误信他杀死陈近南的谣言,跑到北京城的大街上要刺杀他,事情传到皇帝耳中。皇帝命他要么拿茅十八的头来见,要么拿自己的头来见。韦小宝依然冒着欺君杀头的危险救了茅十八;天地会安插他在皇帝身边当卧底,几次三番逼着他杀皇帝。他有无数次机会,但是他没有出手,反而是三番五次救了皇帝。
他没有读过书,但是从说书先生口中懂得了“对皇帝要忠,对朋友要义”的朴素道理,这也成为了他做人的底线。而恰恰就是因为他始终秉持了这条底线,在保全皇帝和天地会兄弟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多方的好感,并成功博得了他们的同情。
看到没,他这条为人处世的“底线”就成了他安身立命的“生命线”。
05瞧不清大势,便成不了大事。
《鹿鼎记》里有两个悲伤的故事:
【 道理|《鹿鼎记》揭示的10条人生道理,条条值得N刷】第一个关于天地会和沐王府。这两股老牌反清势力在江湖上颇有号召力,在清廷内部已经渗透发展了韦小宝、吴六奇等重要人物,可说是清廷的心腹大患。这两股势力反清态度极为坚决。但是不论他们怎样努力,却始终撼动不了清廷的统治根本,到头来反而因为出现了叛徒,被清廷几乎一窝端掉。
第二个关于吴三桂。吴三桂是位典型的政治投机主义者,明朝不行了,便打算投靠李自成;李自成也不行,便投靠清廷;待得清廷开始撤藩,触及到他的根本利益,他便举起了反清的旗帜。最开始,反叛节节胜利,但是大军进入湖南之后便陷入拉锯战,最终战事不利,大势已去。
这两个故事之所以说其“悲伤”,是因为主角们都犯了一个他们至死也没明白的错误:被仇恨和权欲遮蔽了眼睛的他们,都没能看清当时大的形势——
彼时康熙治下,轻徭薄赋,崇儒重礼,几经战乱的社会开始重新焕发出生机,就连顾炎武、吕留良等颇具反清思想的大儒都不得不承认康熙治下确实比前明暴政好了太多。但是天地会、沐王府、吴三桂们或为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或为着狭隘的家族恩仇、或为着个人的权利私欲,悍然不顾民心思定、民心思安的历史大势,逆历史潮流而动,结果最终被历史的洪流冲刷殆尽。
所以说,瞧不清大势,任凭你再努力、再奋斗、再有天赋,最终也无济于事,难成大事。
06千万别试探人性,因为人性根本禁不起试探。
《鹿鼎记》中有两个人物的黑化历程让人五味杂陈:一是沐王府四大家将后人刘一舟,一是台湾延平郡王次子郑克爽。这两个是人性禁不起试探的最好证明。
韦小宝先后喜欢上了刘一舟的未婚妻方怡和郑克爽的女朋友阿珂。但是刘、郑二人均是玉树临风、武功高强、背景煊赫的青年才俊,从体貌、武功到身世,对韦小宝而言无一不是全面碾压态势。自惭形秽的韦小宝抓住一切机会刺激折辱二人,本意不过是为泄愤,没想到却一下子将二人贪生怕死的人性之恶诱发出来。
先是,刘一舟与沐王府众豪乔装改扮潜入皇宫行刺,企图借机栽赃吴三桂,不幸失手被捕。韦小宝以保命为诱饵,诱使刘一舟暴露真实身份,刘一舟贪生怕死的恶之花开始萌芽。其后得知未婚妻移情别恋的刘一舟性情大变,韦小宝设计将其蒙翻之后,以将其削成人棍相威胁,进一步诱发了刘一舟心中的恶之花。最终,饱受同道鄙视的刘一舟投靠了曾经的敌人吴三桂。
- 风清扬对上东方不败会怎样《鹿鼎记》一人说出答案,一方会惨败
- 《鹿鼎记》中的海大富,隐忍且忠肝义胆之人,真实身份并非太监
- 人死后为何一定要停尸三日?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道理
- 农村俗语“三九冰上走,过年露一手”,什么意思?道理在哪?
- 郑克爽真像《鹿鼎记》里写得那般不堪,历史和小说的差距有多大?
- 这篇传世奇文,仅有42个字,却将人生的道理全都说透了
- 今日三九,农谚“三九不刮风,来年一场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 农村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有没有道理存在呢
- 古人说“有钱不住东南房,无钱不求娘家忙”,这是什么道理
- 农村老话“再冷不靠灯,再穷不靠亲”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