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帘栊对绣屏,鸳鸯织就怕针停。”绣花鞋垫是一种源于民间的传统工艺品,在没有机器可以替代人工的时代,一双绣花鞋垫里往往注入了绣者的特别情感。自古以来,就有妇女灯下纳鞋绣花,穿针引线间,将祝福与爱一针一线地纳入鞋垫中。
文章插图
在峄城区坛山街道,82岁的马光芝老人就着屋子里并不明亮的光线,裸眼能熟练的将绒线穿进绣花针中,若不是亲眼所见,采访人员根本无法相信。在很多人看来,80多岁的老人已是需要人贴身照顾了,而马光芝却耳不聋眼不花,头脑也很清楚,最擅长的就是“绣花”。老人称,如今依然还能绣花,不仅仅是凭借自己还算硬朗的身体状况,更多的是绣了50多年的拿针手感。
文章插图
马广芝擅长绣藤萝割绒鞋垫,属于中国传统手工鞋垫的一种。在马广芝给采访人员展示的过程中,“龙凤呈祥”、“福寿双全”、“鸳鸯戏水”、“松鹤延年”、“花鸟鱼虫”这些图案,能让人感到针线间的温暖,以及老人在一幅幅美好寓意图案中满满的祝福。
马广芝告诉采访人员,所谓的“割绒”,就是用刀刃把纳好的鞋垫整体从中间割开,得到两只完全对称的同一花色,但不同方向的鞋垫。割开后得到的棉线也就自然形成了“绒”,凸起“绒”不仅仅构成了色彩鲜艳的图案,而且对脚底有很好的按摩作用,走起路来十分舒服。马广芝告诉采访人员,自己垫的一双鞋垫就用了30年之久,这得益于特殊而复杂的制作过程。
文章插图
采访时采访人员了解到,由于割绒耐磨度高,使用任何一种洗涤方式都不会走样,并且每洗一次,又会恢复原来的鲜艳美丽,可用10年,甚至更久。
藤萝割绒鞋垫在制作中,要比普通鞋垫的绣花更加繁琐,首先要将棉布上浆,仅棉布浆就得6层沾在一起,定码定样,包边。这样白坯鞋垫就做好了。接着在固定好的白坯鞋垫上要起稿描绘出图案或者文字的轮廓。最后则是重要的针纳步骤,也是和其他些绣花鞋垫有明显区别的地方,根据图案选择合适的绣线,一针一针绣出来,整个鞋垫没有空白的地方,全部要绣出来。绣完后,再用利刃将两只鞋垫从中间割开,一双左右图案镜像对称的手工艺藤萝割绒鞋垫才算完成了。
文章插图
据了解,割绒又叫割花,过去主要用来制做花鞋的鞋头,因为割花结实耐磨,割花艺术也由原来的做鞋演变成了制作割花鞋垫,是鲁艺中的一种手艺。或许在现在年轻人看来,在很多工艺品都趋向于机械化制作的今天,这种割花手工艺术形式割绒鞋垫并不精致,但在过去,"割绒纳绣”鞋垫是年轻女性向自己的心上人表达爱情的传统信物,也是自己手工技艺的一种美丽展示。过去,媒人说媒的时候,在怀里揣一双姑娘制作做的割花鞋垫,到男方家里一亮,一双鞋垫就能看出背后的姑娘手艺如何,针线活精不精巧。
老人说,如今的小年轻都看不上这些,自己年事已高,也只是在自家孩子结婚这种大日子里拿出来绣两双,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祝福。如今新的流行文化与娱乐方式随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日夜更新,许多民间习俗和人生礼仪逐渐淡化,被人忽略。但不可否认的是,绣花鞋垫作为最为淳朴与真诚的礼物,依然给人们带去温暖与祝福。
【 穿针引线|家有老手艺丨一双巧手绣鲁艺,82岁穿针引线爱绣花】大众报业·齐鲁壹点采访人员韩微
- 六旬手艺人:匠心筑起致富路
- 我国南方的崇信儒家有哪些具体表现
- 千年尼西黑陶制陶人:一门手艺养活家乡人
- 45年坚守罗田扎彩技艺传承人胡常宽:希望手艺能传承下去
- 村民18元卖掉祖传国宝级文物,现值高达40亿,你家有吗
- 朱坤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矛盾如何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 神态是精髓!手艺人在宽窄巷子一分钟剪出人像,游客直呼传神
- 楚汉|国家有那么多人,刘邦为何非要让曹参当丞相?
- 名著典籍|历史中的关羽:不是红脸,出身儒学世家,精通一门手艺
- 搭建平台,网络作家有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