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妹住在阿蓬江,天天下河洗衣裳;心想过河搭个白,没有船儿难过江。”
“情哥住在武陵山,林深山高路又远;有心送双绣花鞋,上山容易下山难。”
“唱得好、唱得好,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对黔江的景区进行了宣传!”
近日,黔江城区红军广场,人群中两位中老年女性,各拿一支话筒,一唱一答,把原生态的山歌,以老调穿插新词的唱法,宣传黔江生态景区,迎来围观市民的点赞。
文章插图
站在人群中唱歌的两位女性,一个年近七旬,一个年近半百,她们来自辖区的乡镇农村,号称当地的歌手,一唱一答,唱歌一天半晌绝不重复。大多数都是正能量的山歌,唱的时间长了,也来点趣味的歌词调节气氛。
原生态山歌的唱响,为什么引来很多市民驻足倾听呢?这源于一种乡愁,把从这里路过的、或在广场玩耍的男女老少都吸引了过来。
“我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听到唱山歌就感到亲切!”人群中一张姓老人说,因为他的儿女都在外面打工,他是为了进城照顾孙子上学才来的。提到进城生活,这位老人有很多的不愿意,进城啥都要用钱买。要是在农村,吃菜自己种、吃肉自己养猪,一日三餐几乎没得开支。学生上学后,在家里闲得没事,看到广场上人多热闹,还能听到唱山歌,时间就混得快些。
采访人员了解到,在场很多围着圈子听山歌的老年人,大致的想法和张老一样,找个人多的地方凑凑热闹,能听到唱山歌,还可以扯起嗓子吼几段。
唱传统的山民歌,也是农村老人的拿手活。很多山歌,都是他们从前在劳作中经常唱的。他们不仅会唱前人口传下来的山歌,还具备即兴唱词的绝活。
【 弘扬|弘扬非遗文化 宣传旅游景区传统山歌老调新词彰显生态魅力】“我们也是送学生,中午学生在学校吃饭,只是下午回家吃晚饭。我们就利用这个空档,买个小音箱和话筒,就算搭起了唱歌的台子。”在唱歌的间歇,年纪偏大的唱歌老人说,她们把台子搭起后,每年来这里听山歌的男女老少,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她们围到起,有会唱的,就叫他们也参与来唱,还有的要拜她们为师。反正是娱乐,他们想唱就唱,想学就教,只要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就好。
(采访人员 李诗素 文/图)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迁安发布暂停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配色解读:艺术家邓建勋 x Dunk Low合作—中国饮食文化特色配色
- 同仁嘛呢调!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