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小巷深处的老手艺
编者按
正在消失的老手艺里,有你回不去的旧时光。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很多老手艺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小时候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手艺人,也湮没在现代时尚的潮流中,成为儿时温馨记忆的一个片段。
今天,小编继续带你一起,到金山街角巷尾寻找那些即将消失的老手艺和正在老去的手艺人。而这期的采访,我们约了近一个月,只为了等那一把纯手工打造的“棉花弓”,当看到它的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这些等待的时光,值得!
#寻找# 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第⑦期
壹
老街的小巷深处,一棵老构树下,一间陈旧斑驳的小屋。这里面,弹弓、磨盘、弹花棰、牵纱篾一应俱全。40载春秋,奚师傅和老伴就在这里,始终坚守着一门温暖的老手艺——弹棉花。而这门手艺和这间老屋,也承载着不少人的记忆和情怀。
弹棉花
Winter .
文章插图
老话说,弹花没技巧,只要力气高。弹棉花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个重体力活。奚师傅看着清瘦,可他干活的力气和手艺却是一顶一的,13岁开始跟着叔叔学手艺,如今一晃已经70多岁。他,或许也已成了朱泾镇上最后的手工弹棉花匠......
文章插图
谈及与弹棉花结缘,奚师傅回忆道:“那时候家里苦,想学门手艺贴补家用,第一年时因为个子太小,只能先跟着打下手,第二年长大些才开始背弓做。学到16岁出师后,便一直做着这门行当。”
文章插图
1977年,奚师傅来到这条东林街上的巷子最深处,租下了这间房子。虽然地方难找,但凭借他的好手艺,来找奚师傅“弹被细”的顾客一直络绎不绝,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好口碑。勤劳肯干加上技术过硬,奚师傅成了镇上有名的弹棉花师傅,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艺高不怕巷子深”。
文章插图
奚师傅介绍道,弹棉花讲究技法,更重要的是不好偷工减料,要认真考究才行,棉被做的不好容易散碎,“看棉被做的好不好,就看被子的四个角,按下去要一样高低,网纱要均匀。一般一条被子用3两半纱,我做的棉被柔软蓬松,盖上好多年都不会散。”对于自己的手艺,奚师傅难掩自信和自豪。
文章插图
贰
弹棉花工匠都有一把专门用来弹棉花的“弓”,这是最基本的工具,通过用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沾取棉花,我们听到的弹棉花的标志性声响就是由弓发出来的。
文章插图
随着现代科技地发展,半机械化、机械化逐渐取代了纯手工。手工弹绵花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几乎难觅。
奚师傅告诉采访人员,最初的手工弹棉花是需要榔头、盘、弓等成套的工具,弓上的线一般用弹性好的羊肠制成。然而如今,这些弹棉花的老物件现在已十分罕见,“我以前用的一套工具现在已经在博物馆里了。”
文章插图
为了给采访人员还原之前手工弹棉花的手艺,近来身体抱恙的奚师傅特意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自己重新做了一把之前的弹棉花弓,才有了镜头中仿佛穿越回老时代的画面。
“现在会做这把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在金山几乎找不到了。我重新做出来,是想给现在的人再找一下之前的回忆和留下些记录......”奚师傅身上,有着老手艺人的独有的考究和执着。这,应该就叫做匠人精神。
- 盗墓贼都嫌弃他的墓,300年来无人关注,结果墓中藏有一座金山!
- 清官裹草席下葬,盗墓贼不屑一顾,300年后农民却挖出座金山
- 李白写下一首最孤独的诗,原来孤独不是寂寞,是灵魂深处的无奈
- 在朝歌老街感受千年文化
- 让诗词之花在老街文化站绽放
- 范宁的工笔画《内心深处的神秘花园》
- 明冈老街的湘绮楼今何在?
- 工地挖出清末民初青石板路遗迹……就在昆明市中心这条老街地下
- 由潘强作词的《茶山深处》荣获惠明茶歌童声原创歌曲二等奖
- 天麻麻黑,金山这个地方就排起队!竟是为了“牛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