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画坛之星 ·? 冯晓伟


 画坛|画坛之星 ·? 冯晓伟
文章插图
冯晓伟简介
1971年生,陕西长安人。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各界书画院副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代理秘书长,西安中国画院画家,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签约画家,西安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监事,西安市雁塔区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胸中知雅意 画里见真情
——画家冯晓伟的山水作品
文/张勇涛
长安,人杰地灵。
画家冯晓伟,此乃长安人也!在画界是佼佼者。他的画作大多数我都很熟悉,用笔墨阐述自己的生活,更为充实。
有幸的是冯晓伟嘱我写点东西,就是我学习的机会。虽然没有亲眼见证他现场作画的场面,但是我可以想象那种情景,尽兴地在画的世界里狂欢,一定是大快人心的。画家创作时内心的激情,任来之笔,气魄宏大,似乎忘我地倾诉。执着的精神,不停地记录和升华。
据我所知,冯晓伟拜在杨建兮先生门下,有着学院派严格的训练方式,从传统古画中学习而来,大量地临习,搜集众多的画作资料,为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惊人的毅力研读,体现在他的悟性、追求非一般人能及。画画,就是看一个人的判断能力,一个题材怎样表现出来,主要就是对艺术的认识,山水画的生命力是极强的,而它表现手法是千变万化的。如他的《红都陕北》,最为朴实的窑洞场景,一片朦胧的气象,最远处有黑色渲染天空,给人更加遐朗。活生生地体现出来,整个画面红得像火一样在燃烧,是那样的旺盛,是那样的强烈,我的心在涌动……
我就在想,火一样的情怀,火一样的生命,在自己的画里流露出一片真情,令人折服。艺术,最终就是走向创作,想怎样表达,都在于画家内心的沉淀,不管是多大的画面,冯晓伟都能得心应手,都具备大画面的创作能力,这是一位画家最难能可贵的。画的气势,就是人的气概,人的胸襟,他的画就是不断地在突破自己。又如《最后的香格里拉》《西岳雄风》《长安八景》等,在设色上都融入现代气息,画面就会让人眼前一亮,别具一格。自己在写生中感悟生活,也因为他出生在终南山下沣峪桥畔,那里的山水、茂林、流水等都在生活之中,注定了冯晓伟走上画家的道路,转化独特的绘画语言,融合在作品里。而画家所画的都是很熟悉的风土人情,有的作品苍拙、浑厚、朴实、黑白,色泽浓淡,云烟缭绕,总能将水、墨、色相互渗化、融合,万物静观皆自得,把一切物化成我。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就有:“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泽,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人对艺术的美总是在不断地追求,作画,是一个人艺术享受的过程,也使一个人的修养逐渐地提升,画是高雅的,是真实的,才能反映出艺术本质的面貌,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画画也不例外。对于提到的一些作品,也是见证画家生命的历程,一个勤于耕耘和探索的画家,冯晓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般地工作,没有平日的架势,平和近人,更是艺术人的格局,在繁华的都市里,人海茫茫,画家也就多了一点艺术审美的视野,让心沉静、思索,路漫漫其修远兮!
近些年,冯晓伟多以陕北为写生,特殊的地理风貌和朴实的劳动人民,更是画家对那块黄土地的眷恋,生生不息焉!
厚重的山川,一些窑洞、腰鼓、信天游、宝塔山等等,都是陕北地方文化的体现,通过画就能了解那里的生活状态。当今时代,要体验生活的话,就到偏远的山区、沟壑进行实地艺术写生,这才是绘画语言的所在。而冯晓伟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捕捉自然的东西,重在精神营养,不断地寻找,取之不尽,丰富了自己的画作。无论什么样的季节,能在静谧的一处坐下来写生,深挖大自然的奥秘转化在自己的笔墨之中,那是怎样的一番乐趣?
为此,陕北高原四季变化,他都要从新的问题中变法自己,让自己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高原月色》《圣地宝塔》这样的作品,体现画家雄厚的功力,用精细的笔墨密密麻麻地刻画,沟壑中的农家,就像是人间仙境一般冲击着观者的视线,仿佛身临其境。蜿蜒的小路若隐若现,是否会有农人在赶着牲畜晚归,偶尔吼上几句陕北民歌,逍遥地往回走。或许,画家把天空着了蓝色,以月亮点缀,整体就把画的意境显露出来了。我想这样的作品,一定是深入人心,永远不能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