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张君秋之《起解》
苏三最后唱的四句“散板”是整出戏的结束唱段,但也是一个转折,这时已经快进入太原境内了,苏三面临着会审的关头,她的心情又激动起来了,最后一句“此一去有死无有生”要表现苏三把生死置之度外,决心在公堂冒死申诉冤情,所以这句腔做了翻高处理,为的是在观众心里留下一个新的悬念。
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登台演的就是《女起解》,因为苏三一身大红罪衣,初登舞台也取个吉利。自我演出这个戏以来,观众很欢迎。于是,这个戏就成为我长期保留的剧目之一,一直没断演这个戏。记得我四八年至五一年困居香港期间,曾同俞振飞先生合作,还把“苏三起解”连同“三堂会审”一起拍摄过戏曲艺术影片,由欧阳予倩先生导演,他在导演这部影片时,运用了一些电影特技,例如苏三唱到了“那一日梳妆来照镜”时,银幕上出现了苏三梳头照镜时的特写镜头,这种处理,当时看来还蛮新鲜的。
《苏三起解》这出戏经过前辈许多著名艺术家的加工锤炼,从内容到艺术都是相当成熟的。但是,艺无止境,随着不断的演出,也会不断有新的体会,我感到这出戏应该着力于表现苏三这样一个在封建社会中饱受摧残的女性,演出者首先要对苏三寄以无限的同情,才能唤起观众的同情,因而使这出戏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起到教育观众的社会作用。故此,我在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这出戏的演出时,一方面在唱腔上做了新的加工处理,一方面又同郭元祥、谢虹雯等同志对整个剧本的台词做了反复的推敲,把原有的崇公道一些不在剧情之内的台词,特别是拿苏三来开心以取得观众哄笑的不严肃的台词都做了删除改动,努力表现出一个完整统一的主题思想。我想,一个戏之所以流传不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历代演员对它的不断加工,我们继承戏曲遗产,也要继承他们对艺术潜心研究的精神。即使是很成熟的作品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当然,我所做的加工整理肯定也会有不足或不妥之处,把我的体会写在这里,目的是征求意见,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个戏演好。
(《中国戏剧》1981年第6期)
- 历史推荐 -
- 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和张君宝究竟是不是母子?从两点可看出答案
- 他和妻子离婚,向才女求婚,才女给冰心去信征求意见,冰心嫁
- 漫世界|戏情墨趣(第七期)——苏三起解
- 【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八)百代灌录唱片
- 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成长补习:与他们一起解决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
- a2900|“十旦九张”——张君秋大师的五大高徒
- 张君宝|倚天屠龙记,翻拍了这么多次,为何每次都不提郭襄
- 没地方唱戏|【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五)长庆社搭班
- 起解|《女起解》沿革与派别:新派旧派各不相同
- 京剧|张君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对京剧艺术的贡献已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