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红楼梦》中,为什么只有紫鹃能够对黛玉直言诤谏,当面批评?

紫鹃不是林黛玉南边家里带来的丫头,却远比南边家里带来的雪雁对黛玉更忠心,更得到黛玉的信赖。在《红楼梦》中,对紫鹃的描绘着墨不多,而形象鲜明突出。这种描绘主要着眼于她跟黛玉的关系,因为对次要人物不可能做多方面的刻画,这是符合长篇小说创作规律的。对黛玉来说,紫鹃是她的义仆,诤臣。她们情同手足,亲如姐妹,关系十分亲密。因为紫鹃对她忠心耿耿,关系又特别融洽,所以,唯有紫鹃能够对黛玉进行直言诤谏,当面批评。这就形成紫鹃语言诤谏的主要特色。
 黛玉|在《红楼梦》中,为什么只有紫鹃能够对黛玉直言诤谏,当面批评?
文章插图
对于宝、黛的爱情关系,紫鹃是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的,当她看到黛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时,她就直言不讳地批评、规劝。第三十回,宝、黛之间有过一次比较大的口角,几天不讲话,弄得贾府满城风雨,合家不宁。为此,紫鹃批评黛玉,说她“太浮躁了些”,不该剪了那穿玉的穗子,“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过去,黛玉就是因为宝玉和湘云说了她“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而生了一场大气,但紫鹃却敢于当面批评她“小性儿”。对此,黛玉并不责怪,因为紫鹃真心为她好。
 黛玉|在《红楼梦》中,为什么只有紫鹃能够对黛玉直言诤谏,当面批评?
文章插图
第五十七回,作者用了一整回的篇幅,写紫鹃为关心黛玉的终身大事,而对宝玉进行一次试探。这一回是宝、黛的正传,也是紫鹃的正传。紫鹃借吃燕窝的小题目,生发出黛玉明年即将南归的大文章,以试探宝玉的真情,而且说得入情入理,使宝玉不得不信,因而一时急痛迷心,神志不清。弄得李嬷嬷搂着放声大哭,捶床捣枕说“不中用了”;袭人满面急怒,大兴问罪之师,跑到潇湘馆质问紫鹃,林黛玉又急又气,抖肠搜肺、炽胃扇肝地痛声大嗽,并责问紫鹃:“你不用捶,你竞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贾母、王夫人也慌乱一团。
 黛玉|在《红楼梦》中,为什么只有紫鹃能够对黛玉直言诤谏,当面批评?
文章插图
后来,宝玉服了药,又是紫鹃去了,说明她是哄着他玩的,才算平息。最后,紫鹃向宝玉说明了她编造谎话的原因:她与黛玉关系好,如果真的南归的话,她势必跟了去,可又舍不得离开家里人,不去又辜负了黛玉的感情。听了紫鹃的诉说,宝玉说了真心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得到了这生死不渝的保证,紫鹃回到了潇湘馆,便对黛玉进行了披肝沥胆、推心置腹的劝告:“宝玉的心倒实,听见咱们去就那样起来。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
 黛玉|在《红楼梦》中,为什么只有紫鹃能够对黛玉直言诤谏,当面批评?
文章插图
黛玉啐她,说她“嚼什么蛆”,她仍然忠心劝告说:“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黛玉|在《红楼梦》中,为什么只有紫鹃能够对黛玉直言诤谏,当面批评?
文章插图
不能说紫鹃没有自己的打算,好似她对宝玉说的那样。然而,她感觉到自己的命运与黛玉的命运息息相关,把她的痛苦看成是自己的痛苦,也把黛玉的幸福者成是自己的幸福。如果说,她对宝玉有什么感情和想法的话,那也是因为她与黛玉有深厚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她所说的,“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的话,是一丝不假的,紫鹃的确是一片赤诚,忠心耿耿。她的这一篇话,是一道诤谋书,一部《离骚经》,她就是黛玉的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