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韦庄:永远的异乡人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词人,儒客大家,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韦庄工诗,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浣花词》。另有《菩萨蛮》五首为宋词奠基之作。《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永远|韦庄:永远的异乡人
文章插图
这首词,景美,人美,烘托思乡之情,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写得多美!但这种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而且是经过理性的浸润后的浓挚的情感动人。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
 永远|韦庄:永远的异乡人
文章插图
“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 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人多美呀,像月亮一样柔美,手臂像雪一样白,冰肌玉骨,多么令人向往。暗用卓文君之典。汉时蜀人司马相如,与巨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私奔,因卓王孙宣布与文君断绝关系,司马相如就令文君当垆,自己穿着短裤,在大街上洗涤酒器。这里是在思念自己的妻子。
永远|韦庄:永远的异乡人】最后两句是抒情,抒发了想回故乡勒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
江南的秀美扑面而来,如一缕春风,吹过凉凉的额头,唤起我们心中的“异乡人”情结。
张惠言《词选》:此章述蜀人功留之辞,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
 永远|韦庄:永远的异乡人
文章插图
栩庄《栩庄漫记》:端己此首自是佳词,其妙处如芙蓉出水,自然秀丽。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风流自赏,决绝语,正是凄楚语。
韦庄的人生比较富于传奇色彩,前半生一直把时间花在应试上面,直到五十九岁才中进士。六十二岁,韦庄遇到王建,人生从此改写。六十六岁开始追随王建,终于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实现了平生的梦想:按照自己的规划和意志,建章立制,治国平天下。
对于韦庄来说,人生是一场迟来的盛宴,前半场颠沛流离,抑郁不得志;后半场梦想成真,香车宝马,半壁江山不在话下。
但是,南方春色再鲜妍明媚,前蜀职位再风光无限,他始终是长安的人,李唐的身,梦里长安梦里君,总是忍不住频频回首。
怀旧与思念,故乡与异乡,因此成为韦庄诗词的主题: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韦庄《浣溪沙》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韦庄《荷叶杯》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韦庄《菩萨蛮》
风格上,韦词不像温词那样浓艳华美,而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他有些词还受到了民间词的影响,用直截决绝之语,或写一往情深,或写一腔愁绪。如几首《菩萨蛮》连起来阅读,却忆江南乐,白头誓不归,以终老异乡之“誓”,更深一层地抒发思乡之苦,构思极为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