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堪称完美的开局,如日中天的中途,却功亏一篑,惨败而亡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千古定律。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元末诸雄中割据江浙的张士诚虽然深得民心,以至于直至今日,苏州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还有很多百姓以各种方式来纪念张士诚。但为何这样的人物最后落得这惨败而亡的下场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中途|堪称完美的开局,如日中天的中途,却功亏一篑,惨败而亡
文章插图
张士诚,出生贫苦家庭,也没有什么机会上学读书。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为了谋生和两个弟弟士信、士德做起了贩卖私盐的生意。张士诚为人十分豪爽,经常主动帮助邻里乡亲,在当地颇有些威望。
元朝末年,朝廷动荡,腐败横生,而一些地方势力也开始日益壮大,尤其是红巾军,攻城略地,直逼元朝。张士诚所在地是东南富庶区域,而且还是重要的盐产区,但普通的百姓们过不上丰衣足食日子,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当地的官员却为富不仁,经常欺压盐民,对他们盘剥勒索,辱骂殴打,民不聊生。
盐民们早就心生愤恨,敢怒而不敢言。张士诚眼见元朝的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于是聚齐了胆大的十八位兄弟,头裹一色素巾,身穿短衣短裤,腰束宽带,脚蹬草鞋,每人荷着一根扁担,打死了当地的官员,举起了反元大旗,这在历史中被称为盐民十八条扁担起义。
 中途|堪称完美的开局,如日中天的中途,却功亏一篑,惨败而亡
文章插图
张士诚揭竿起义后,不仅当地的百姓,四周县城饱受欺压的平民们纷纷来投,队伍呈几何式的倍增。张士诚人多势众,率领着义愤填膺的民众占领了泰州、高邮等地。之后以高邮为据点,自封诚王,改国号大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元朝面对四面楚歌,应接不暇。本想派军镇压张士诚,但当时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红巾军队伍已近百万,元朝只能按实力大小逐一平叛。张士诚也得到了喘息发展的机会。
 中途|堪称完美的开局,如日中天的中途,却功亏一篑,惨败而亡
文章插图
无奈之下,元朝派遣了说客,希望通过高官厚禄招降张士诚,但全被拒绝。既然说不通,就只好组织地方武装力量讨伐张士诚,但也被张士诚全部歼灭。与此同时,张士诚也逐步扩大了大周的势力范围,占据了交通要道,掐断了元朝主要的供粮渠道。
 中途|堪称完美的开局,如日中天的中途,却功亏一篑,惨败而亡
文章插图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元朝的建立也并非一朝一夕。红巾军与元朝主力在北方杀得昏天黑地。在元朝正规军武装的强大压力下,红巾军节节败退,大势已去,其他各地势力见状,逃的逃,降的降,局势开始变得有些明朗。
张士诚占据着元朝的粮草要道,自然也是被主要剿灭的对象,很快,元朝组织了四十余万军队,由右丞相脱脱挂帅亲征,快马加鞭直奔张士诚的据点高邮。张士诚的军队毕竟没有通过正规的训练,面对元朝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虽积极迎战,但全部告败,高邮被困。
 中途|堪称完美的开局,如日中天的中途,却功亏一篑,惨败而亡
文章插图
元朝右丞相脱脱势要拿下高邮,下令攻下城池后必定屠城,以儆效尤。退无可退的张士诚只能和元朝大军殊死一搏,但实力终归还是太过悬殊。高邮危在旦夕。
时来运转,天助张士诚。右丞相脱脱在前线平叛,元朝后方竟然有不少官员开始弹劾脱脱,元帝下诏书,召回脱脱,收回兵权,元军大乱,这正好解了高邮之困。
张士诚喜出望外,立马率军出击,大败元军,并趁势扩大了自己的地盘,连续占领多个城池,北到山东济宁,西到安徽北部,东到海的广大地区,如日中天。
中途|堪称完美的开局,如日中天的中途,却功亏一篑,惨败而亡】为了巩固政局,张士诚下令废除了在他势力范围内所有农民和盐民的苛捐杂税,带领当地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兴修水利,铸造钱币,稳定物价,开设学府,招贤纳士,百姓们无不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