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林徽因设计国徽:一稿没过,二稿周总理提修改意见,三稿掌声通过

离世之时,林徽因仍没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落成。所以,建筑委员会决定,用林徽因亲手设计的白玉兰圈作为她的墓碑,上面镌刻着7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外圈用稻麦穗环绕,下安齿轮红绶带,中央是红色底子衬托着金色天安门和五星。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林徽因|林徽因设计国徽:一稿没过,二稿周总理提修改意见,三稿掌声通过
文章插图
它庄严、神圣、富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魄,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牢记心中。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样庄严神圣的国徽设计者是谁?在设计的过程中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其实,它就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带着病体主导设计的,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
 林徽因|林徽因设计国徽:一稿没过,二稿周总理提修改意见,三稿掌声通过
文章插图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书香世家,是家中的长女。父亲林长民早年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司法总长,她的叔叔林觉民是民主先驱,姑姑也是才华横溢。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林徽因自幼饱读诗书,才思敏捷,深得家中长辈的喜爱。16岁那年,林徽因就被父亲带着去巴黎、日内瓦、罗马、柏林等欧洲各国游学。
 林徽因|林徽因设计国徽:一稿没过,二稿周总理提修改意见,三稿掌声通过
文章插图
游学至英国时,林徽因跟着房东女儿黛丝去皮尔皇宫素描,就被黛丝对建筑的热爱所感染,便悄悄地在心中埋下了学建筑学的种子。直到1924年,林徽因才如愿以偿。她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一起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但由于该校建筑系不招女学生,林徽因只好改读美术系,再选修建筑学课程,继续完成自己的梦想。4年后,林徽因与梁思成终于学成归国,并且结为夫妻,共同前往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当时,教授美学与建筑设计课的林徽因,常以昭陵和沈阳故宫等古建筑作教具,来讲建筑与美的关系,深受学生喜爱。不过这样的有趣的教学并没有维持多久,便遇上了动荡的时局。为躲避战乱,林徽因一家不得不移居云南昆明。在颠簸流离,贫困交加的生活中,林徽因还不幸肺病复发了。
 林徽因|林徽因设计国徽:一稿没过,二稿周总理提修改意见,三稿掌声通过
文章插图
但在这样艰苦条件下,林徽因和梁思成并没有放下对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他们走遍了中国15个省190多个县,完成了2738处古建筑的绘测,还为编纂了《中国建筑史》大量搜集资料。战争平息后,林徽因一家才终于举家迁回北京。但是不幸的是,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好的治疗,林徽因的肺病已经到了晚期,影响到了肾,她不得不接受了肾切除手术。好在手术很顺利,虽然林徽因依然体弱,但伤口也在慢慢地愈合。没过多久,林徽因就拖着病体像陀螺一样忙碌着。先是参与完成了《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编写,又被清华大学聘为建筑学教授,还荣幸受邀参与国徽图案设计。
 林徽因|林徽因设计国徽:一稿没过,二稿周总理提修改意见,三稿掌声通过
文章插图
01 一稿主体设计方案没通过1949年,周总理决定成立两个专门的设计小组,进行国徽的竞稿设计。其中一组是张仃领导的中央美院小组,另外一组是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小组。
 林徽因|林徽因设计国徽:一稿没过,二稿周总理提修改意见,三稿掌声通过
文章插图
 林徽因|林徽因设计国徽:一稿没过,二稿周总理提修改意见,三稿掌声通过
文章插图
经过讨论后决定,采用天安门城楼为国徽设计的主体形象。也就是说,忙碌了2个多月的林徽因,送审的第一稿却没通过。不过,林徽因没有气馁,她反而觉得国徽设计中有天安城楼,是一个很好的构想。于是,立刻派秘书朱畅中,去画天安门的透视图,又开始了第二轮的设计竞赛。02 二稿周总理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一场又一场的讨论,一张又一张的图纸,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后,林徽因的设计思想越来越清晰、明确了。为了将这样的构想实现,林徽因和梁思成通宵达旦地工作着,完全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了。林徽因靠着枕头,在床上的小几作画,累得实在是撑不住了,就躺下去喘口气,又继续起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