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俗语,或者俗话,是一种很独特的民间文学样式。它的使用频率很高,几乎人人都会口头或书面里运用到。多数俗语是民间百姓的生活经验与处世总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反映了广大百姓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因此,有人称俗语是“语言中的火花”,所包含的智慧和感情可以写出一本书来。
文章插图
在我国的俗语宝库中,婚嫁俗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巧妻常伴拙夫眠”等等,早已是耳熟能详,在全国广为流行。
文章插图
但是有些俗语名言,往往知道前半句,后半句而被人忽略。其实差半句意义可以就大了,甚至表达截然相反的意思,比如那句耳熟能详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殊不知,后半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才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文章插图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这条俗语是:女大不中留。顾名思义就是女儿长大了就要出嫁,不要留在娘家,出自元杂剧《临江驿潇湘秋夜雨》一折。因为在古代,男女结婚都比较早,女子在14-20岁之间就要出嫁成亲。如果超龄未嫁人,官府要多征税的。
文章插图
比如在唐朝太宗年间,曾立法令规定,男子20岁,女子15岁以上必须成家。所以在古代很多女孩子,十三四岁就嫁人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一个女子过了20岁还没结婚,就属于大龄女青年,在乡间常被人指指点点,是很没面子的事情。所以女孩子大了,就必须要出阁嫁人,不能再留在父母身边。由此有了“女大不中留”这句俗语。
文章插图
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下一句,下半句有好几个说法,如“女大不中留,留下结冤仇”、“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反成仇”等等,但是包含的意思都一致,如果女儿到了结婚年龄不嫁人,反而跟女儿结成了仇家,被女儿所憎恨。成语“旷夫怨女”中的“怨女”说的就有这一层含义,确实很现实。
文章插图
当然,在以孝治国的古代来说,女儿因未嫁人与父母结仇之说过于夸张。但也说明了,到了结婚的年龄,父母们对于女儿过早出嫁的不舍之心,毕竟一旦嫁出去,女儿如果在婆家受苦或遭受不公对待,也爱莫能助。短短俗语的背后,饱含着天下父母对女儿的拳拳爱护之心。图片出自影视剧照
- 终极笔记中常说起的老九门,九门是怎么排名,都有什么手段
- 杜甫的这首骂人诗频频被选入教材,却总被认为是夸人的诗
- 9个冷知识:你以为鲁迅是个呆板的人?其实他是个潮男
- 卢俊义先后三次被忽悠,每次都有人提醒他,就是不听
- 俗语“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还有下半句,读罢让人更扎心
- “神仙也有打工魂”?中国的神仙为啥比较负责任?
- 有翡从殷沛和这两人说起,小人物悲剧里的人性之光令人动容
- 古人难道只会斗鸡斗蛐蛐其实古人能斗的动物还很多!
- 五本剧情宏大,视角独特的佳作书荒不用慌
- 贾母带刘姥姥参观大观园,其实是苦心孤诣教育子孙,可惜没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