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是什么造就了“真正”的魏晋狂士?

在中国,有那么一个特殊的时代,引领文坛的士大夫大都是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他们喜好清静无为,梦想羽化登仙,渴望获得真理。不拘礼节而风流自赏,喜好玄学酷爱清谈。当时天下风流名士们皆崇尚自然、超然物外,影响达数百年之久,一直到隋唐初期,上流社会都还有魏晋思想的影响。这当中出了很多名人大家,如: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等,为何在那段时间里,会出现道家思想泛滥,文人梦想简约云澹,超然绝俗。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便是这些上流名士的日常生活。
所谓的魏晋风度分为好几个阶段,大体而言,似乎是一个发展到成熟再到纠正的过程。
 名士|是什么造就了“真正”的魏晋狂士?
文章插图
魏晋狂士
首先,建安七子与三曹时期。众所周知,曹植曹子建才高八斗,生性放荡不羁,喜好结交天下名士,更是喜好饮酒,常与众家名士在府中喝得酩酊大醉。这时的魏晋风度其实还只是个萌芽阶段,后人总结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对于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起到了一个本质上的提升。那魏晋风度的萌芽大概就是建安七子开始对汉代以儒家经学为统治根本的冲击,建安七子已经开始从儒家士子转变为清客,连作为儒家孔夫子传承者孔融也多有惊世骇俗的言论流传于世,但是此时"七子"的创作虽然风格不同,可大都还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
魏晋风度真正的发展,是在魏正始时期,也就是曹魏第三个皇帝曹芳时期,以王弼和何晏为代表。起于何晏,而王弼乃集大成者,更是魏晋风骨的创始人。何晏在曹丕曹叡时因为浮华虚无,没有机会被任用,可是曹家两代君主皆短命。一代明主曹叡去世后,年幼的曹芳即位,大将军曹爽把持朝政,而何晏向来与曹爽交好,很快便被委以重任,官至吏部尚书,当何宴当权时候,任用官员必然会选择与自己思想喜好相似的人员,于是王弼便得到了何晏的提拔。何晏之流,不过是徒有魏晋风度之表,而无其实。而王弼不同,他才是一个时代真正的开始。
 名士|是什么造就了“真正”的魏晋狂士?
文章插图
魏晋之风
王弼其人,可谓是神童天才,可也是天妒英才。王弼为人高傲,年少便才名满天下,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通读老子周易,并将自己的见解写成《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运用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对老子和周易两本著作进行了解读。一改儒家为主的迂腐行径,简单解读了道家思想,王弼的思想主要以老庄思想为主,他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辨的玄学哲学,其乃思想界的集大成者,为玄学的开创者,为道家思想引入“无”的概念,为一代哲学家。
魏晋风度成熟于竹林七贤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放浪形骸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思想方面,他们在秉承建安文学的基础上,以玄学为精神骨骼,或多或少地引入了佛学概念,成了一派大家。在竹林时期,最主要的表现在于,经过玄学的发展,自我意识和人物精神的觉醒和提升。从人物表现上来看,在气度和风采上远超正始时期的何晏之流;而从精神上分析,他们已经从精神需求完全转换为哲学境界,真正进入“无”的自然境界。
 名士|是什么造就了“真正”的魏晋狂士?
文章插图
名士|是什么造就了“真正”的魏晋狂士?】刘伶
魏晋风度在元康时期达到了极致,也就是晋惠帝司马衷时期,在这一时期以裴頠、郭象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批判王弼时期的思想,道家思想开始进入从“无”到“有”的至高阶段,将虚无的玄学有物化,万物生化有其规律,对前期玄学思想背离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乃玄学思想从本质上的一个飞跃,对中国的影响极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