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与戏曲上形象有出入,正史为他隐瞒一件事

包拯,包青天,包龙图,绝对是中国古代官员中一位标志性人物,由包拯演绎的故事广为流传。
 出入|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与戏曲上形象有出入,正史为他隐瞒一件事
文章插图
细扒包拯的仕途之路,确实属于那种敢于谏言,能办事,办好事的好官,当然,小说、戏剧对包拯的功绩有夸大其词之嫌。包拯是安徽合肥人,出生于宋真宗年间999年,仕途基本上在宋仁宗时期。29岁时包拯考进进士甲科,30岁被派往建昌县任知县,后来为父母守孝3年。守孝期结束后,包拯先后在安徽省天长县,广东肇庆任知县。由于有一定业绩,为官清正,庆历三年,也就是公元1043年,包拯上调中央,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宋朝的监察御史没有实权,但是有建言权,特别在朝廷上人事任命上,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入|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与戏曲上形象有出入,正史为他隐瞒一件事
文章插图
当然,包拯不但在人事任命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皇帝头疼的外交关系,也提出过许多批评和建议,并且还曾出使辽国。包拯在中央任虚职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掌握实权,但很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敢于说话,出使辽国任务完成得也很让宋仁宗满意。从包拯上述仕途之路就能看出,包拯的基层工作经历,协调沟通能力,敢于直言能力,都是非常出彩的。三年后,包拯调任三司户部判官,三司是中央财政机构,户部掌管全国户口、两税等,户部判官相当于部长助理。不久,包拯又下放基层锻炼,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史。转运史负责一个省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
 出入|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与戏曲上形象有出入,正史为他隐瞒一件事
文章插图
包拯在基层锻炼工作中,非常体察民情,为老百姓申请减税,让农民休养生息。包拯的民声非常好。两年后,包拯正式提拔为副部,任户部副使。到了1050年,包拯又被提拔为天章阁侍制兼任知谏院谏官。天章阁是存放国家图书文献的地方,侍制是个官衔,有名无权。兼任的知谏院谏官职务就比较重要了,可以跟皇帝零距离接触,可以向皇帝进谏朝廷的弊端,可以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在政治很民主的北宋,谏官一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可能包拯过于激进,皇帝有点烦。两年后,包拯改任龙图阁大学士,脱离了谏官的行列。
 出入|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与戏曲上形象有出入,正史为他隐瞒一件事
文章插图
包拯当了不长时间的龙图阁大学生后又一次下基层,当了多个地方的父母官。公元1056年,包拯又回到京城,任开封尹,也就是首都开封城市一把手,戏曲评书上包拯的故事,应该都是在任开封尹任上。三年后,包拯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真正进入高官行列,行政级别相当于副宰相。1062年包拯病死在工作岗位上,宋仁宗亲自到包拯家中遗体告别,并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这就是包拯革命的一生,伟大的一生。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当上宰相,但是有能力,做了不少实事。不过,正史为了树立包拯刚正不阿,作风清廉的形象,却隐瞒了保证60岁娶妾的历史。
 出入|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与戏曲上形象有出入,正史为他隐瞒一件事
文章插图
包拯到了60岁时娶了一个十几岁的丫鬟,生了第二个儿子。过去的正史都替老包隐瞒,认为将60岁娶妾的事写入正史,是在包拯脸上抹黑。看来,历史终究是人写的,不是文学胜似文学,都是有选择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