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在《水浒传》中,经常可以看到刺配和充军这个词,大家都知道这指的是对罪犯的一种惩罚手段,但这二者具体指的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本文就来谈谈这这两种刑罚的意思。
文章插图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刺配和充军原本是两种不同的刑罚。刺配,起源于奴隶制时期的墨刑,严格的来说这种刑罚在宋代之前并不叫刺配,而是在犯人的脸或额头刺字或者图案,然后染上墨,作为惩罚的标志。这种刑罚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
文章插图
充军,这种刑罚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同样起源与奴隶制时期,正式的名称叫做流刑,是古代五刑制中的一种,也持续到了明清时期。
文章插图
在宋代,墨刑和流刑被合并在了一起,统称为刺配。《宋史?刑法志三》中说“刺配之法二百余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复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这也就是说,犯罪之人先要处以墨刑,然后再施以流刑。因此,刺配其实包含了两个意思:刺和配,而配就是充军。
文章插图
刺配中的“刺”是如何操作的呢?专业点的解释是这样:凡是被判流配(即俗称的充军)的犯人,在被发配前都要在脸上刺字,这还有个专业名称,叫做打金印。所刺的字大小、形状也很有讲究。史料中说:“凡犯盗罪,刺环于耳后;处徒刑、流刑的刺方形;处杖刑的刺圆形,三犯杖刑移于面”,“ 径不过五分”。对于强盗,还有一项特别的规定:要在额头刺上强盗二字。
文章插图
刺配中的“配”又有什么规矩呢?大致分本州、邻州、五百里、一千里、两千里、三千里及沙门岛等。《水浒传》中这七种方式出现了五种,七种最远的要数裴宣和卢俊义,充军之地都是沙门岛。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今天的山东长岛,按距离计算,都是三千里之外的地方。
文章插图
《水浒传》中遭受刺配之刑的一共有十四人,其中梁山好汉有八位,分别是林冲、武松、杨志、宋江、裴宣、雷横、朱仝和卢俊义。这其中前七位基本都属于过失犯罪,唯有卢俊义的罪名是勾结叛贼,属谋逆的大罪,强盗二字刻在脸上或额头是免不了的。
文章插图
非梁山好汉被刺配的有六位,分别是高俅、何涛、唐牛儿、董超、薛霸和王庆。这里特别说明一下,之前我谈及过高俅刺配,有读者问,书中仅仅提到高俅是“迭配”,并没有说是刺配。其实迭配就是刺配,书中的杨志和宋江都是被判处迭配的。
文章插图
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刺配到达目的地后如何处理呢?《水浒传》中没有明确交代,但根据历史资料得知,罪犯刺配之后是要在军队服劳役的,所隶属的军队名称叫做厢军。
文章插图
厢军,是宋代军队中负责驻守各地的地方部队。《宋史?兵志三?厢兵》中说:“厢兵者,诸州之镇兵也。内总于侍卫司。”这种以刺配犯人从事军队劳役的制度并非宋代发明,而是起源于唐末五代的募兵制度。
- 戴宗跑得快,全凭甲马带!那么这个宝贝到底是怎能来的?
- 水浒传中此人进攻能力不输武松,可惜防守能力差,被武松轻松杀死
- 《水浒传》兵器排行榜,个个不凡,可媲美青龙偃月刀重量是它!
- 宋江既然甘心被刺配江州,为何要在浔阳楼题反诗?只因他发现……
- 水浒传中,此人是梁山第一高手,却因为看不惯宋江,提前下山离开
- 水浒传中唯一没有绰号的英雄,他没陪宋江一起死,并活到了八十
- 科举考试冒名顶替?杖刑、充军、连坐、终生不得考试——你还敢吗
- 《水浒传》中的五虎将,哪三位好汉可以一争高下
- 水浒传中有种失败的战术,金庸笔下被一大侠所用,却成功克敌制胜
- 水浒传中一隐藏高手,他2位武艺低微的徒弟混上梁山,他却没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