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观黄梅戏《我的乡村我的亲》有感
王 丽
2020年12月17日,在团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观看了一场黄梅戏音乐剧《我的乡村我的亲》。年初历经几个月的疫情故事,在该剧中被一一再现,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永生难忘的弥漫着恐怖和绝望的春天。
该剧讲述了庚子新春,新冠疫情爆发。护士孟小珺与医生章文达夫妻分隔两地,一个在抗疫一线救治病人,一个因怀孕回婆家休假保胎。疫情日益严峻,全域封城禁防。咫尺天涯的伤感和思念,把一对热爱生活,浪漫诗意的小夫妻的心更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担心,害怕时刻在折磨着所有的亲人。眼看着丈夫在前线拼命,同事倒在一线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孟小珺自责难当。她再也难以置身事外,不顾婆婆反对,带着三个多月的身孕顶替村医,跟随当村支书的公公参加乡村抗疫。测体温、分物资、救产妇、慰问孤寡老人、调和邻里矛盾,化解突发危机,以拳拳之心践行一个医者的天职。
文章插图
人生如戏,戏里都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人生。剧中的小人物灯伢是一个玩世不恭的浪子,干过不少的缺德事。他从疫情严峻的武汉偷溜回村,想给老母亲做寿,被人人嫌弃。怀着他私生子的寡妇,嘴里说恨他,骨子里却在为他苦守担忧,虽然其作为不能为人效仿,但那却是一份难得的真爱。当被全村人都围追堵截要送去隔离时,他甚至做出了要引爆煤气罐和大家同归于尽的事情。
在演员恰到好处的表演和通俗易懂的唱词演绎中,在众人旁白吟唱的反复和音乐鼓点地层层加重中,逐渐把剧情推向了高潮。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世界中一个个真实的众生相,是这种人神共愤地谴责和怒吼声让一个浪子无地自容,是在孟小珺苦口婆心地劝说质问,情急中又和盘托出寡妇的私生子就是他孩子的情况下,他终于被感化了。
当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时,他才知道自己任性妄为的失德行为有多可耻。所幸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份未被泯灭的良知,他骨子里的孝顺和亲情之爱是支撑这个人物形象能够被感化的支柱。一个人人唾弃的浪子,在亲情面前道德底线没有崩塌,最后接受了孟小珺的劝导,一家三口被送医院隔离治疗。这个好比现代许多玄幻剧中,一个人们心中的大魔头,突然一下子变得宽厚仁慈的反转剧情一样,让悬在半空的心,终于有了落地的踏实和熨贴,感觉人世间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无比。
文章插图
灯伢九十多岁的养母被孟小珺一家接到家里,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寿辰。村里众人都在网上送来了生日祝福。远在医院隔离的灯伢被感动得双膝跪地,对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心中愧悔不已。是人性中的真爱之花,供养了一个浪子的身心,人性之美才是引导人走向光明春天的灯塔,它可以照亮一切黑暗,让迷途的人知道还有归家的路。
该剧是部轻喜色彩的且带有满满正能量的舞台剧,藉以乡土色彩浓厚的地方戏的表现形式,和旋律优美的音乐相结合,把剧情层层推向高潮,让观众在或优美或激昂的音乐中产生一种共鸣。
剧中十足接地气的黄梅唱腔,和鄂东人的乡村口语,很是令人感到亲切。浓浓的乡音乡情,很多故事情节使我们有代入感。让人时而紧张,时而激愤,时而忧伤,时而浪漫诗意,时而忍俊不禁,时而又满含泪光……
时代不缺少英雄,但能战胜自己内心恶魔的人并不多。特殊时期的每一个个体,不管是抗疫在一线的,还是在居家隔离的,都是在为一个共同的使命——等候春天归来在努力。那些在平凡的生活中,舍弃个人的利益能为别人义务服务,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动和教化人向善的人们,那些有勇气、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能迷途知返的人们,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 德州新编现代京剧《追梦》聚焦乡村振兴
- 全国书画大师班缘何频频选中这个“乡村美术馆”
- “圆梦小康·美丽乡村——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开展
- 市文旅广体局:文化演出进乡村 助力扶贫暖人心
- (乡村振兴)一支画笔里的乡村变迁
- 偏僻乡村建起文化殿堂,熊月天艺术馆建成开放
- 乡村孩子的诗与画,藏着大人们看不见的美好
- 新宁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活动
- 第625期:汶上宝相寺游记(散文)
- 关中乡村先生传奇:自学针灸治好了自己的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