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杰是京城知名的书画收藏家、鉴赏家,他以收藏近现代名家字画精品为业界所关注。他的发言对当代很多文化概念给出了肯定、清楚的表述,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诸如:中国画的定义和特点,什么是中国国学,如何认知中国传统。他认为,精华性、包容性、延展性、同化性是中国国学的主要特点,真善美是中国绘画的核心价值,要有大美可读、中美可赏、小美可观的审美趣味。在他的眼中,“书画同源”源于共同的造型理念、共同的书写性、共同的可读性。此外,他觉得,在中国的绘画史上,中国画遭受了两次大的冲击,一次为“董其昌重传统、轻创新的创作理念”,一次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观点。他非常赞同张新建“近现代美术是中国美术美术史第二个高峰”的判断,并通过画作分析论证了上述的观点。他还分析了近现代绘画的四大创新,分别为笔法创新、构图创新、设色创新、主题和表达创新。刘文杰对近现代绘画精确而又深入浅出的解读,显示了一位大收藏家的眼界学识。
在当代艺术氛围浓厚的798 ,三位嘉宾关于近现代书画高质量的论坛发言,显示了他们深厚的学术修养,也彰显了本场主题论坛的学术质量。
【 国际|小隋说画丨“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高峰论坛”后记】第二天的论坛围绕“岭南画派与中国现代美术”和“京津画坛”进行,分别关注了南北两个画派的创作源流、特点和各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很好的诠释了本届高峰论坛碰撞、交融、生长的主题。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场论坛的嘉宾涵盖了老、中、青三代,沉稳、成熟、活力的不同个性在他们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他们的专业能力给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除了嘉宾们精彩的演讲,本次活动的学术氛围也是令人难忘,在两天的时间里,大家没有地域界限,没有年龄的分别,自由的交流,自由的发表见解。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在此相互碰撞,相互学习,让现场的观众获益匪浅。
通过两天的活动,我感到“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高峰论坛”确实是一场真正回归学术本体的、高质量的艺术论坛。
隋永刚(北京商报《典藏艺术》周刊主编)
- 慈禧派人参加国际展览,拿出国库无数奇珍异宝,洋人一看哈哈大笑
- 国际文化交流的探路者与实践者吴泽洲去世,他把我国文化艺术精华推向世界舞台
- 国际跨界艺术家傅榆翔:艺术之路需不断颠覆建构
- 《国际歌》中文译配版权应属瞿秋白
- 泰山学院教师作品获第五届中国国际时装设计创新作品大赛三等奖
- 首尔OBITION艺术空间与纽约Li Tang艺术平台共同推出联合国际艺术展
- 国际书协副主席张铁林书法,网友:未入门
- 2020“爱华杯”雲绣霓裳国际民族服饰才艺大赛全球总决赛暨颁奖礼成功举办
- 45万人次入园打卡,12万人次线上参观,静安国际雕塑展今天闭幕
- 建中学校举行数学徽章设计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