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会把李白和杜甫拿来做比较。作为唐朝最出名的两大诗人,一般人对李白的印象都是潇洒浪漫的“诗仙”,而杜甫的形象却总是眉头紧锁、忧国忧民的“诗圣”,并且大家往往会觉得杜甫比李白年纪大一些,这可能与他们俩写诗的风格有关。
【 心酸|一儿饿亡,另一儿饿极大骂父亲杜甫,杜甫默默写下一诗,无限心酸】
文章插图
实际上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而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按照年纪算,杜甫在李白面前妥妥是一枚小弟。只是李白的性格比杜甫豁达一些,他留下的名篇《侠客行》、《将进酒》之类大多都是透着“狂”劲儿,但杜甫没有李白那样的心境。
实际上,任何人套到杜甫的遭遇里面,恐怕都很难保持乐观。少年时期的杜甫家境很好,生活优裕,这让他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时期。杜甫7岁就能写诗,而且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他的作品引得当时的名流前辈崔尚、魏启心、李邕、王翰都慕名而来。
文章插图
杜甫显然被视作神童,但他参加科举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考上,只能改变路线,走权贵的门路,但也都没结果,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开始,杜甫就一直“困居长安”,755年才做了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负责看管库里的兵器,每天检查、上锁。
这个职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杜甫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硬着头皮做。他已经不是轻狂少年,而是是娶了妻、生了子的中年人了。就在同一年的11月,杜甫回家看妻儿,一进门就听到悲哭的声音,原来他的小儿子饿死了;也就在这个月,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
文章插图
杜甫一家人也受到波及,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后来杜甫到了四川建成“杜甫草堂”,从公元764年开始,杜甫就给人做幕府小官,家里还日子还是难过,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杜甫的大儿子有一回饿极了,就大骂大嚷着要吃饭,身为父亲的杜甫感到无限心酸,默默写下了一首《百忧集行》: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文章插图
杜甫追忆了自己少年时期,他15岁的时候心性还是比较顽劣,身强体健,每天玩闹;看着梨子、枣子熟了,每天都爬到树上去摘着吃;如今一转眼他都50岁了,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坐着、躺着的时候多,站着行走的时候少。
在外面工作的杜甫要装出一副笑脸,但其实他心里想到这些年的经历,真的非常苦闷。一回家就看到家徒四壁,老妻和他都是一脸愁容,因为温饱问题就解决不了,儿子竟然忘了父子之礼,冲着他大吼大叫,嚷嚷着要吃饭。
文章插图
对比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这时候的杜甫完全就是个被生活压垮了的中年人。很多人都只知道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但这首诗其实比《茅屋》更加悲情,杜甫的身份不再是大诗人,面对儿子,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当时杜甫心里的复杂程度,又有谁能理解呢?
- 唯一与杨过有过肌肤之亲的女人,得到杨过真传,结局令人心酸
- 宋庆龄除孙中山还有这样一段恋情可恋不可说,谁解其中心酸滋味
- 《有翡》大结局:殷沛下线,谢允苏醒,阿翡喜得一儿一女
- 李清照很感人的一首词,句句出自肺腑,读来就觉心酸
- 《背影》是求和信?与买橘子的父亲已冷战多年,背后故事令人心酸
- 钱学森和蒋英携手共度62年,晚年却用5字形容丈夫,实在让人心酸
- 明朝|朱棣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在位22年没有育一儿半女?
- 文物收藏|“圆明园”被毁前老照片被曝光:老外拍下珍贵历史瞬间,令人心酸
- 王国维见苍老的妻子,心酸写下一首词,最后一句成名句,流传至今
- 小儿饿亡,大儿因太饿责骂父亲杜甫,他写下一首诗,读完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