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山|陈才生 月亮山


 月亮山|陈才生 月亮山
文章插图
【原创首发】作者| 陈才生(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石板头南去二十里,是滔滔东去的淅河,河湾里有座百户人家的寨子,曰观台,即传说中胡大海练武屯兵之地。据说胡大海高坐寨口的青石岗上,检阅千军万马,声振山岳,气冲斗牛,遂有观台之名。如今寨中尚有栓马石、演兵坊、将军石等旧迹,足证往说不虚。
观台村东面那座山,有道豁口通向山外,每年中秋之夜,月亮总会从豁口处升起,与峰峦相映,成一“山”字,人称月亮山。
“观台望月”,古时成为当地一大胜景。
民国三十一年,留锁十四岁。在他记忆中,每当八月十五月亮从东山豁露出脸来,妈妈的祭月就开始了。待月亮爬至豁口边的峰顶,妈妈便把供桌上的两个月饼掰成几块,分给赏月的家人。闻着五仁月饼的油酥香,未入口,他的涎水已流出来了。
留锁最爱月亮山。
 月亮山|陈才生 月亮山
文章插图
自从鬼子过来后,他对月饼的记忆中断了。
中秋节又到了。傍晚,哥哥和两个区大队战士回了村。哥哥说,今晚在山外的林北县召开边区英模会,总司令也要来参加,观台村是晋东鬼子出山的要道,他们奉命来执行警戒任务。
难道小鬼子不过中秋节?留锁心里嘀咕着,按照哥哥的吩咐,揣上半个糠窝窝,爬上了村南的蛤蟆岗。哥哥说,如果这边有情况,就放倒岗上的消息树,他们会立即翻山去报信。
蛤蟆岗上有座土地庙,坐北朝南。今天也是土地爷的生日哩,供桌却被一片荒草淹没了。留锁坐在石阶上,听着草虫的“叽叽”声,肚子也咕咕叫起来。他一边啃窝窝,一边想着鬼子的可恶,要不是这些狗东西,他此时吃的就不会是哽喉咙的窝窝,而是香喷喷的月饼了。他一边想着一边朝远方了望,月亮从豁口处刚露出半轮,整个山谷一片光明。淅河水像面锃亮的镜子,倒映着起伏不平的山峦,也印下月亮的半张脸,像又白又暄的大馒头,似乎还冒着热气哩。许多高高低低的倒影排列河中,有搭着老鸦窝的大椿树,有玩狼狗斗的小石庵,有能爬上去跳水的独木桥,有能躺在枝杈上睡大觉的老柿树,此时,柿子正发青,要吃红柿子还需两个月。
忽然,留锁感到有点异样,淅河似乎变宽了,河岸上怎么出现了银色的光带?那光带慢慢蠕动着,若隐若现,无声无息,像无数条明浆浆的长虫向蛤蟆岗爬来。不好,是鬼子!那光带正是大队鬼子刺刀的反光!他感到头皮一阵发麻,下意识地跑向庙后,猛力将挂着灯笼的消息树推翻在地。片刻间,村里的灯火像遭了飓风般瞬间熄灭。他知道,村人正在转移,哥哥已经上了月亮山。
 月亮山|陈才生 月亮山
文章插图
他快速溜下山岗,想找地方躲起来,没想到,两只大手牢牢按住他的肩。
“小孩,带我们过山,大大的有赏。”几个鬼子围上来,翻译官用手枪顶住他的脑门,恶狠狠地说。
“我不知道路。”
月亮山|陈才生 月亮山】“那就死了死了的有。”挎刀的鬼子军官对他吼道。
留锁忽然想起平时放羊走过的那条断头路,灵机一动说:“天太黑,我看不清路哩。”
“没关系,我们有电筒。”
在留锁身后,鬼子的大队朝山上涌动。
此时,月亮已露出整张脸来,冷冷地注视着山下的动静,人无语,鸟无声,连最爱唱歌的蟋蟀也屏住了呼吸。山林中,只有鬼子背上的刺刀闪着寒光。
留锁带鬼子东转西拐,在山脚绕了约有一个时辰,才爬到山腰。他估摸着哥哥早已翻过豁口,便加快脚步,转入一条羊肠小道,小道的尽头叫鹞子崖,再向前就是万丈深渊。
 月亮山|陈才生 月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