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32 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四 )
第二个倾向性 , 青蒿作为一个辛寒的药 , 这个辛也有透散的意思 , 透散 , 实际上青蒿有类似于发散风热药物的一些特征 , 从古代的一些文献的论述里面到当代的一些有名的医家 , 常常把青蒿作为一个治疗风热表证的一个药物 , 用来治疗感冒 , 往往很少有人注意 , 但文献里面有这方面的记载 。
你像我上研究生的时候 , 我的导师凌一揆先生 , 他有一个很有名的经验方 , 专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 主要就是青蒿 , 最后开发成了一种新药、新产品 , 疗效相当好 , 他就说在这个方一定要注意 , 这是作为解表用的 , 不然用现有的中药(知识) , 这几个功效都不能解释 , 对它的方义没有办法分析 。
所以青蒿常常配伍其他的发散风热药 , 可以用于普通的风热感冒 , 尤其是在暑天 。 如果说外感风热 , 里面又有暑湿 , 暑热也容易夹湿 , 对于暑热夹湿 , 青蒿可能就不单纯地是像前面我们学的金银花 , 或者我们吃的绿豆、西瓜 , 它完全单纯地是清解暑热 , 青蒿它是除了有一点清暑热的作用以外 , 它更多的是内清兼有的湿热 , 外面发散暑热的邪气 , 这是它在暑天作为一个解暑热的药 , 应用得比较普遍的一个理由 。
文章插图
青蒿
要考虑到它芳香化浊和辛散 , 它兼有解表和化湿药的一些基本特征 , 虽然不重要 , 但是它很特殊 , 所以普通的真正的这种典型的暑热证 , 青蒿用得并不多 , 它真正用的是有湿热或者有表邪的情况 , 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 对它的解暑热我们加一点说明 。
另外 , 截疟 , 青蒿作为一个治疗疟疾的(药) , 疟疾不管中医西医都称为疟疾 , 现在已经认识到了它是由于感染了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 它就是出现了典型的症状 , 就突然间的高烧、寒颤 , 然后就是畏寒 , 这样子有的一天发一次 , 有的是隔一天 , 或者有的是三天一次的 , 这样子都有 。 今后西医学、中医(学)的这些临床学科都要学习 , 我们简单地知道这个病是由于疟原虫由蚊虫来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
过去在西方 , 疟疾没有办法 , 在中世纪欧美国家对疟疾非常恐惧 , 认为是一种黑色的瘟疫 , 后来到十六世纪初 , 当时在南美洲发现了一种小灌木的树皮 , 对这个病有明显地疗效 , 那就是我们后来知道的金鸡纳 , 比如说我们看电视连续局《康熙王朝》 , 康熙不是去征讨葛尔丹的时候 , 病很危重 , 其实就是疟疾发作了 , 当时不是说洋人给的药 , 后来吃了好了 , 当时就是传教士送他的金鸡纳 。
当然后来在这个基础上 , 就从金鸡纳里面就提出了它的生物碱这一类的药 , 就是西药里面治疗疟疾有名的奎宁 , 后来对奎宁的结构进行不断地修饰 , 有很多类的奎宁 , 这样子对疟疾就有了一个特效的药 , 这样一百多二百年以来 , 那疟疾就人们已经不恐慌了 。 但是遗憾地是 , 经过了这样一百多年的奎宁类的这类生物碱的化学药品的使用 , 全球性的疟原虫都普遍地产生了耐药性 , 尤其是亚洲的疟原虫对奎宁类的药 , 耐药性更强 , 所以现在如果再发生疟疾 , 再用这个传统的奎宁类的药物常常临床效果很不理想 。
所以基于这种情况 , 全球性的就想寻找新的抗疟的药物 ,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 从七十年代开始 , 我们国家就根据中药当中的记载 , 青蒿是一个从古代就开始比较安全又有效的一个截疟的药物 , 就抓住这一点进行了研究 , 现在就研究出了青蒿素 。
青蒿素对于疟疾低毒高效 , 但是不稳定 , 而且可能疗效也有的时候也不是很长 , 容易有那种反复 , 后来又对(它)进行化学结构的修饰 , 所以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 所以是青蒿素的很多衍生物或者异构体 , 这样子生产的一个截疟的新药 。 这是我们国家有自主知识产权 , 被世界卫生组织承认的唯一的一个相当于西药的这样的新药 , 就是建国以来的 ,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 就是根据传统截疟的经验 。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6 小茴香 丁香 良姜 花椒 荜茇 橘皮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0 发散风寒药:桂枝 紫苏 生姜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8 薤白 柿蒂 山楂 神曲 麦芽 谷芽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7 枳实 木香 沉香 乌药 香附 佛手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5 温里药: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3 苡仁 车前 滑石 木通 石韦 萆薢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2 利水渗湿药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0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38 独活 威灵仙 川乌 蕲蛇 乌梢 木瓜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34 攻下药:大黄(二)、芒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