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范进中举后险些疯了,不过从此官运亨通,那他最后当了多大的官

《范进中举》是收录进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经典范文,取自清朝官场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全书共五十六回,范进在书中着墨并不算多,但是对其中举后疯癫的这一回描写,却是无比传神,也浓缩了许多学子的人生。所以很多人对《儒林外史》辛辣讽刺的严氏兄弟可能不了解,但是对范进却是记忆深刻。
范进中举范进的故事是从《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开始的,这一回的名字为“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范进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秀才,半生碌碌无为,除了应试别无所能。家中穷苦不堪,冬天也只能穿着单衣乞乞缩缩。不但无法养家糊口,还得靠岳父胡屠户接济,并且受尽了奚落。
 险些|范进中举后险些疯了,不过从此官运亨通,那他最后当了多大的官
文章插图
几十年的落第和屈辱将他折磨得精神十分脆弱,待一朝中举,他已是无法承受这巨大的欢乐,顿时就疯癫了。作者对范进的疯癫以及旁人的逢迎描写得淋漓尽致,又对范进前后的贫富状态对比刻画得无比深刻,无怪乎是语文教科书几十年不变的经典段落。少时读来,只觉得范进丑态百出,而众人巴结谄媚、前倨后恭,更是丑陋至极,同时又暗合了打脸的爽文一派,哪怕不懂小说前后文,也觉得文辞酣畅,果然是一部传世的讽刺小说。但年纪渐长,了解了世情,也知道了明清科举的现实,又看完了《儒林外史》的小说,对于范进这个人物,除了嘲讽之外,也生出了几番同情和羡慕。同情是同情他半生屈辱,羡慕是羡慕他一朝富贵,光耀门庭。科举的现实科举制取代察举制当然是具有重大的先进意义,但是科举制在逐渐完善的同时也逐渐狭窄。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已经成了普通人家唯一的上升途径。“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科举成功的回报就是这么巨大。可同时,科举需要至少一个学生,完全脱产地专注于学业。对寒门子弟来说,在农业产出极低,税赋又极高的古代,培养一个秀才基本都是要倾家荡产的。
 险些|范进中举后险些疯了,不过从此官运亨通,那他最后当了多大的官
文章插图
如果这个学子在科举上没有功业(中举),那么这笔倾家荡产的投资就等于打了水漂,范进的前半生就是这样的。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毫无谋生能力,他唯一的技能就是读书和考试,而考试已经成为他的执念和惯性了。他不甘心放弃,又看不到未来。如果放弃科举,他后半辈子也一眼能望到头,而不放弃科举,则还能撑一撑读书人的面子。如果放弃科举,他依然要承受身边的羞辱,还不得不从头去学他完全不会的农活和营生,但就算坚持科举,他也没有任何出路。所以他麻木地,机械地去应试,二十多次的落第已经让他的精神遭遇巨大的打击。他的契机是周学道的一点怜悯,周进新任学道,见他一把年纪苦不堪言,文章无甚好,他新官新作为,怜惜范进年老无为,连读三遍读通了,稍稍抬手,便让他过关了。
 险些|范进中举后险些疯了,不过从此官运亨通,那他最后当了多大的官
文章插图
中举基于范进是打开了人生的新世界,几十年的屈辱和巨大的喜悦让他又是昏,又是哭,又是笑,又是摔,又是癫。原本对他呼呼喝喝不屑一顾的岳父,还要做好大的心理建设,才敢一巴掌打醒他。那一干乡里马上巴结逢迎,同县的名流立刻送田、送屋、送物、送仆,瞬间实现了阶级的跨越。阶级的跨越带来的是巨大的收益范进,一个五十多岁的,半生都在皓首穷经的人,中了举,做了官,就真的能够懂经济、知管理、造福一方吗?很显然不能!范进母亲饿到眼睛都看不见了,他手足无措,还得跟他说清楚怎么做,才知道去卖鸡,结果去集市站了一天也没卖出去,还得让岳父接济。但是对于范进这样的人,就只有走这条“学而优则仕”之路,科举入仕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鸿沟,越不过,就穷困潦倒;越过了,就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为什么?因为从举人开始,就半只脚踏入了特权范畴,中举的人家,可以免税,可以见官不拜,甚至可以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