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体检查出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哪个才是癌症的先兆?

很多人体检时 , 有时会查出各种“结节”“息肉”“囊肿”“增生”等 , 于是看到自己身体内长了一些多余的东西都会惴惴不安 , 甚至担心这些会发展成癌 。
结节、息肉、囊肿、增生...这些到底哪个才是癌症的先兆?
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在影像检查中(如CT、胸片) , 发现类圆形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通常描述为结节灶 , 直径小于1厘米时常被描述为“小结节” , 直径小于0.5厘米时就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 。 随着近年来多排螺旋CT的出现 , 小结节或微小结节发现得越来越多 , 但大部分是良性的 。
1. 肺部结节:一般年龄大、肺部有基础疾病的人 , 做检查易发现肺部结节 。 即使发现肺部结节也不必恐慌 , 因为其中只有极少部分人最后被证实是肺癌 。 此时必须找专业医生鉴别判断:对于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 , 仅做随访观察 , 3个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检查 。 如结节没有变化、没有异常增大 , 一般被认为是没有风险的 , 有的甚至会随着时间变化慢慢消失 。 1厘米以上的大结节 , 建议要尽早诊治 。
息肉|体检查出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哪个才是癌症的先兆?文章插图
2. 甲状腺结节: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炎症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 。 不过 , 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不足1% , 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 不需治疗 。
息肉:有一部分会恶变
息肉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 。 大多数息肉属良性 , 但有一部分会恶变 。 建议只要在体检中发现息肉就应尽可能切除 , 随后送去病理活检 , 确诊息肉类型 , 防止复发 。
1. 肠息肉:肠道息肉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3种类型 , 癌变几率不同 。 只要及时发现并将其切除 , 随后保证定期做肠镜检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即可有效预防复发及癌变 。
息肉|体检查出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哪个才是癌症的先兆?文章插图
2. 胆囊息肉:患者发现胆囊息肉后 , 可进一步做常规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声学血管造影 , 内镜超声或CT增强扫描 , 以确定胆囊息肉是肿瘤性息肉还是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性息肉) , 通常可采用微创胆囊切除术 。
囊肿:基本不需特殊治
囊肿是一种良性包块 , 有的单独一个 , 也有多个的 , 一般来说对健康没有多大影响 , 体检查出也不必过于紧张 。 只要囊肿没有对周围器官存在压迫症状或发炎感染 , 基本不需特殊治疗 。 如肝囊肿过大 , 可能压迫邻近器官 , 引发不适症状 , 则需积极治疗 。 如出现并发症 , 像囊肿破裂、囊内出血等 , 需进行外科手术 。
1. 乳腺囊肿:乳腺囊肿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乳房疾病 。 95%的乳腺囊肿无需做特殊处理 , 只要定期观察 , 每半年做一次B超 , 40岁以上患者每年加做一次钼靶检查 。
2. 肝囊肿:绝大多数肝囊肿不会癌变 , 且不会影响肝功能 , 所以只要肝囊肿没有导致身体不适都可以不作处理 , 但建议每6个月做B超复查一次 , 观察囊肿大小变化 。
3. 肾囊肿:肾囊肿以单纯性肾囊肿较为多见 , 绝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为良性 , 恶变几率微乎其微 , 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发现前 , 几乎没任何症状 。 如果肾囊肿小于5厘米 , 且没有给患者带来不适 , 大可不必治疗 , 一般3-6个月复查B超观察其变化即可 。
增生:不一定会发展成癌
增生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 生理性增生有时会对人体有益 , 病理性增生往往是有害的 , 但也不意味着增生就一定会发展成癌症 。
1. 骨质增生:做X光检查 , 经常会看见关节处有增生现象 , 也就是“骨刺” , 尤其是颈椎、腰椎和膝关节 。 很多老人以为骨刺是病 , 发现一定要将其去除 , 有些人甚至听信虚假广告 , 想通过服药溶骨 。 骨刺通常被认为是人体代偿性的增生 , 即通过增生来帮助支撑身体、稳定关节 。 如果没有给身体带来不适 , 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