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人见识了林徽因的美,却忽视了她的才华!
提到林徽因,多数人总是先想起她与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的感情纠葛,却不肯欣赏她的画、她的字、她的建筑稿和她的诗。
文章插图
小美很想对这些人说以下这番话:梁思成确实在建筑学上很有建树,但他是受林徽因影响才走上这条科学之路的。金岳霖先生送给林徽因的挽联,也与她的外在美无关,他写的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徐志摩在写诗这件事上,确实对林徽因影响很大,但从某些角度来说,林徽因的不少诗作水平其实是超过了徐志摩的。这一点,或许有人会不信?那咱们就来扯一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两首诗作。
文章插图
1922年,25岁的徐志摩曾写了首诗向林徽因表白,诗名叫《情死》。不知为何,当时林徽因没有回这首诗。1931年27岁的林徽因在香山养病,便写了一首《笑》来作为对徐志摩《情死》一诗的回应。这两首诗,无论是诗作本身的文字水平还是境界上,林徽因都比徐志摩高明太多了。因为徐志摩的诗比较长,所以就节选前半部分,两首诗大家比较一下:
文章插图
徐志摩的表白诗,确实没有辜负他新月派大哥的盛名。这首诗写得很是肉麻。他将对方比作玫瑰,引入雷雨、晨光等多个意象,不用一个“爱”字,就让这首诗饱含深情,这样的情诗怎能不打动人心。
相比之下,林徽因的诗简单了很多,但却是一首高水平之作。她以“笑”为题,不提别的,只提徐志摩诗中写到的这个笑。徐志摩在诗中说“你颊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带来的”,这种笑很难留得住,言语中带着一丝伤感。但林徽因显然对这个“笑”理解更深,所以她便用整首诗来诠释什么是真正高雅的笑。
文章插图
在诗中,林徽因充分展现了她极高的艺术天赋。她是学过美术的,也是学过建筑的,所以她这首诗与一般的诗相比,确实不太一样。
因为学过美术,美术讲究抽象思维能力,林徽因诗中多个比喻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她这一系列的比喻:水的映影,风的轻歌,云的留痕,浪的柔波,空灵绝美,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环境中。这无法用言语描写出来的笑,林徽因用美术工笔,一一给我们画了出来。仅一个笑字,徐志摩也不过只写了一行,但林徽因却能写出一首诗来,确实是高明。
文章插图
因为学过建筑,所以林徽因的诗作在结构上也更讲究。徐志摩的诗散而乱,但林徽因此诗却有着严谨的对称关系。两部分内容工整而充满了乐律之美,完全可以谱上曲就直接当歌词使用,改都不用改。这种精巧的安排,在现代诗中是很少见的,但林徽因很多诗作都能达到这种水平,一般现代诗人学不来。
学过美术和建筑,只能让诗作本身的遣词和意境更加唯美、隽永。但诗本身的境界,靠的却是诗人自己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能力。徐志摩原诗中,对笑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表面;而林徽因的理解,显然要更加深邃、更有见地。
文章插图
【 建筑|林徽因高水平之作,学过建筑和美术的大才女,写起诗来确实不一样】在林徽因看来,一个能被人记住的笑,应该是由心及眼、及眉、及发,它是能被人藏在心里的。它就像自然界最美好的风声、波影一样,是那么自然而隽永,不用雕琢。大家可以看看林徽因的照片,这种笑时常挂在她脸上,淡淡着,带着酒窝,不张扬却没有一丝怯懦,仿佛都能透进人的心里。都说字如其人,诗又何尝不是如此?林徽因在这首诗中对笑的理解,和她展示给世人的笑,是一样的。大家觉得对不对?欢迎讨论。
- 这位民国名媛,她美到让林徽因羡慕,让金岳霖动情,却命运凄凉
- 林徽因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人生有一种愉悦叫享受孤独
- 梁思成的二婚妻子:学术成就上比不过林徽因,那就编故事抹黑她
- 民国四大美女的最后结局:林徽因一生受尽宠爱,最美的她却凄苦一生
- 民国“情圣”徐志摩恋爱秘籍大公开,林徽因,陆小曼究竟有多美
- 被冰心写文章讽刺后的林徽因,送了样东西让冰心吃,不愧是才女
- 林徽因的20个动人句子,每一句都让人感慨万千
- 民国女神林徽因:彩色照片修复后,惊艳文艺,美得不可方物!
- 沈从文婚后再遇真爱,问林徽因怎么办?林徽因一句话让他追悔莫及
- 林徽因一生中最重要的1个男人,不是徐志摩,也不是丈夫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