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以老地名命名,北京地铁站为何采用“公主坟”“大瓦窑”等名字?

1969年10月1日 , 北京首条地下铁道竣工通车 , 1971年1月15日投入运营 , 从此 , 北京有了地铁 , 这也是中国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 。如今 , 半个世纪过去 , 北京的轨道交通线路可谓四通八达 。截至2019年底 , 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已达22条(含磁悬浮S1线和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 , 总长度近700公里 , 线路覆盖北京市12个市辖区 , 日均客运量达上千万人次 , 地铁已成为人们出行最为快速、便捷、环保和安全的交通工具 。
北京是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都 , 而作为标志性称谓的地名 , 则伴随着北京的发展而发展 , 变化而变化 。北京的地名不但由来已久 , 且涵盖范围广泛 , 独具地方特色 。
地铁车站的命名可以说是北京地名文化的延续 , 是地铁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每一座车站的命名都是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及《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相关规定 , 遵从“符合历史 , 照顾习惯 , 体现规划 , 好找好记”的命名原则 , 并注重突出北京的地域特色 。
由此 , 命名车站很大限度地采用了许多老地名 , 甚至是几近消失的地名 。有些地名听起来不够文雅 , 甚至显得俗气 , 如“公主坟”“褡裢坡”“白堆子”“泥洼”“大井”“土桥”“九棵树”“稻田”“大瓦窑”等 , 但却是最具北京特色的地名 。它们是历史 , 也是文化 , 既通俗 , 又易记 , 是老北京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历史符号 。
地名|以老地名命名,北京地铁站为何采用“公主坟”“大瓦窑”等名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 , 户力平著 , 东方出版社出版
可以说以老地名命名地铁站名 , 是北京地铁站名的一大特色 , 也是“记住乡愁”的一种形式 , 而“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 。北京的许多地名已传承了几百年 , 甚至上千年 , 尽管许多景观与风物几近消失 , 但人们对它们依旧眷恋 , 那挥之不去的乡愁镌刻在记忆之中 。如今 , 北京的许多地名以“地铁站名”的方式被保留下来 , 既是留住了“根” , 也是北京文化的传承 。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不是地方志 , 而是一本以北京人的眼光介绍北京地铁站名的读物 , 只求简要 , 不求周全 。对每个站名的介绍只是将其渊源“广而告之” , 使人们乘坐地铁时 , 对车站名称有所了解 , 为乘行添几分情趣 。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以车站坐标为点 , 简要介绍每个站点的由来、历史沿革、景观风物、地域文化、逸事趣闻等 。在记述时 , 不只局限于某一种说法 , 尽量从多角度、全方位记述 , 由此丰富了地铁站名的文化内涵 , 使其更具知识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编写的难度在于史料的收集 。许多站名的历史沿革因缺少翔实的史料记载 , 难以查寻其真正的发展历史 , 即使在各行政区所编纂的“地名志”和地方志中 , 有些地名的记述也是极少的 , 即使有也多是极为简单的描述 。而近二十年来出现的新地名 , 如“天通苑”“育新”“林萃桥”“科怡路”“万源街”“经海路”“园博园”“星城”等 , 均没有记载 , 难以考据 。
为探寻地铁站名的历史渊源 , 自2008年以来 , 编者集中精力寻找和查阅了大量史籍 , 收集了与地铁站名有关的资料 , 并寻访了每一座车站及周边景观 , 广泛采集资料 。在此基础上 , 对收集、采录的文史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整合 , 编写成文 。
目前国内已有30多个城市开通了地铁线路 , 但尚无一个城市能从文史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将地铁站名的历史与掌故汇编成集 , 公开出版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可视为介绍北京地铁站名历史与人文的一个“简明读本” , 虽然只有20余万字 , 但从一个侧面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北京地铁站名的历史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