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①:李晓洋在修复雕像。 资料图片 图②:樊雪崧在查阅资料。 魏 力摄 图③:薄龙伟在做数据采集。 孙德强摄 图④:俗称“九层楼”的莫高窟第96窟窟外木构建筑。 资料图片
在敦煌,时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时间是静止的,上千年的文明仿佛凝固在一尊尊雕像、一幅幅壁画上;时间又是流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在这里孜孜以求,奉献青春。
据敦煌文献《莫高窟记》所载,十六国前秦建元年间,禅师乐僔途经敦煌三危山,在此地开窟修行。此后渐渐有僧人、民众来此开窟造像。有人认为,“莫”原指“漠”,意为“沙漠的高处”。后因“漠”与“莫”通用,故改称为莫高窟。
莫高窟,对游客来说,是新鲜的奇观;对坚守在这里的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而言,却是真实的生活。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莫高窟,被敦煌艺术所吸引,选择扎根大漠。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莫高窟人将青春留在敦煌,让风沙染白两鬓,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如今,新一代的莫高窟人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在这里挥洒青春,书写崭新的篇章。
敦煌美术研究者樊雪崧:
“希望为敦煌艺术研究出一份微薄之力,以回报历代无名工匠”
从敦煌城往东南25公里,经过一片茫茫的沙漠,就到了鸣沙山东麓,那座标志性的“九层楼”映入眼帘。崖壁上700多个石窟静立,散发着神秘的光芒。8年前,硕士毕业的樊雪崧第一次来到敦煌研究院面试,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到莫高窟敦煌文物研究所,扎根大漠。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在戈壁沙漠中种粮,寻找锁阳、草籽等植物充饥。如今的莫高窟,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参加工作后,樊雪崧住进了一室一厅的单身宿舍,浴室、厨房一应俱全。
硬件设施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生活还远远算不上丰富。每天宿舍、单位、食堂“三点一线”,下班后,除了宅在宿舍看书、上网,就是在“九层楼”前散步。周六周日是采购日,他们结伴坐班车下山,买零食、饮料、小家电……跟搬家一样往宿舍搬东西。
孤独,是莫高窟年轻人的日常。冬天,莫高窟的游客少了,天一暗,万籁俱寂。“遇到沙尘暴天气,沙子从关着的窗户钻进来,人一连好几天都出不了门。”樊雪崧说,“这样的日子久了,很多人见了人也不爱多说话了。”
莫高窟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消遣方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的年轻人多少带点浪漫情结。爬沙山、走孤道,从研究院到敦煌市区,他们可以徒步穿越沙漠,从早上6点走到下午1点。
也不是没有动摇,毕竟远离城市,家人要多陪伴,孩子面临上学,这些现实的问题,年轻人也会考虑。“但莫高窟有很好的学术平台和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这是让我留下的重要原因。”樊雪崧说。
在莫高窟第254窟的南壁上,樊雪崧一次次观看舍身饲虎的故事。壁画采用“异时同图”的形式,将所有情节都置于一幅画面中。光从石窟外照进来,绚烂的颜色、严谨的构图、强烈的共情,都给樊雪崧无比的震撼。他一次次地观摩壁画,每一次都有新感受。
壁画的精妙,在樊雪崧看来,是一种精神。
在敦煌的岁月,樊雪崧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研究美术。在岁月的变迁中,是什么力量让敦煌艺术诞生于戈壁荒漠的深处?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敦煌美术又记录下哪些珍贵史料?带着这些疑问,他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师从费泳教授。“希望为敦煌艺术研究出一份微薄之力,以回报历代无名工匠。”樊雪崧说。
VR制作师薄龙伟:
“用数字化手段,让敦煌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是什么让你留在敦煌?”
这个问题,薄龙伟也问了自己好多遍。2012年,从南昌大学影视动画系毕业后,薄龙伟冲着敦煌离家近,来到研究院工作。那一年,敦煌研究院招收了16个人,薄龙伟是其中的3个女生之一。她记得,班车接着新人们来到研究院,“路上一片荒凉,车开了好久都没到,我都快绝望了。”在参加新人培训时,面对密集的石窟知识、浩大的艺术宝库,薄龙伟有些发蒙:“我对莫高窟知之甚少,感觉很惶恐。”
- 封神演义,一群无名无姓的仙吏,经常出场,地位却很低
- 《八零奋斗小娇妻》重生喜当妈,为母则刚不再任人欺负,富养军娃
- 公认的文学泰斗,却总奋斗在革命战线,留下的遗言狂妄至极
- 阿云嘎变身“快递小哥”,音乐剧《在远方》讲述小人物的奋斗史
- 小时候不值钱的东西,现在拍出天价!赶紧回家找找吧,少奋斗好几年呢!
- 卓越的城市 卓越的文化
- 明朝|“无绍不成衙”,历史上的绍兴师爷是怎样的一群人?
- 元朝|成吉思汗二十一代祖先的奋斗史,也是蒙古族的发展史
- 一群“90后”把600岁的紫禁城搬上舞台,用民乐绘就别样故宫
- 第一届琴澳文化艺术交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