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路遥葬礼上,眼看着爸爸要变成灰烬,13岁路远发出绝望的嚎叫

他唯一的至宝就是他的女儿路远,他用低沉而浓烈的爱将女儿包围,然世人皆难逃生离死别,路遥逝去,年仅13岁的路远在葬礼上绝望嚎叫,令人动容。路遥路远有着怎样深厚的父女情?
 眼看|路遥葬礼上,眼看着爸爸要变成灰烬,13岁路远发出绝望的嚎叫
文章插图
一、出身贫穷 求学之心坚定路遥,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本名王卫国,1949年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的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当时的中国刚经历过百年的战乱,满目疮痍,广大人民群众贫困到了极致。路遥的降生让这个原本就揭不开锅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是父母还是坚持抚养路遥到7岁,路遥也到了上学的年纪,这个问题却愁坏了路遥的父母,以他们的收入来说只能保证一个家庭的温饱,让儿子去上学是万万不敢想的。于是,深知上学重要性的路遥父母狠下心来,联系到了自己的哥哥,也就是路遥的大伯,王玉德,要将路遥过继给他。王玉德曾经有过三个孩子都夭折了,他也渴望能有一个儿子,欣然应允。路遥从小聪慧,他也十分渴望上学,但是懂事的他直到家里十分困难,也从来没有向父母提起过上学的事。
 眼看|路遥葬礼上,眼看着爸爸要变成灰烬,13岁路远发出绝望的嚎叫
文章插图
当父母要带着自己去大伯家玩几天的时候,聪明的路遥就洞悉了父母的想法,他很不舍得父母,但是知道自己的离开能够减轻父母的压力,路遥就这样被顺利过继到了大伯家。然而,大伯王玉德家里的状况也不好。路遥被过继到王玉德家里之后,王玉德对他并不好,不想让路遥上学,只让他帮忙干农活。而路遥的继母却早早就发现了路遥的聪明伶俐,认为路遥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坚持要将路遥送到学校去上学,拗不过妻子的王玉德只得同意。路遥顺利进入学堂之后,深知这份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的他卯足了劲学习,每天放学回到家中就马上会被继父指使着去干农活。因此,路遥的学习之路要比其他同学艰难的多。
 眼看|路遥葬礼上,眼看着爸爸要变成灰烬,13岁路远发出绝望的嚎叫
文章插图
但是所有的这些艰难并没有将路遥击垮,反而锻炼出了路遥坚强的意志力,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63年,小学毕业的路遥顺利考入了初中,他的继续求学之路却面临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当时的陕北正经历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很多农户一整年颗粒无收,王玉德就是其中之一,他根本负担不起路遥上中学的学费。所以,他极力阻止路遥继续上中学,让路遥回家娶妻生子。深知知识重要性的路遥极力劝说父亲,收效甚微,眼见求父亲这条路不通,路遥只能另辟蹊径,他找到了当时的大队书记,说明了自己想要上学的想法。大队书记的观念要比王玉德先进得多,看到路遥坚定的上学之心,大队书记深受感动,当即借给了路遥报名学费,正是用这笔钱,路遥顺利进入了延川中学。事已至此,王玉德也只能妥协,并在路遥的强烈要求下,答应每个月给路遥提供少量生活费用。路遥的中学生活却比想象中的艰难得多,继父每月给的生活费只够一天吃一顿饱饭的。中学时候的路遥是整个学校中最贫困的一个人,吃了上顿没下顿,饿到不行的他只能去挖野菜充饥。
 眼看|路遥葬礼上,眼看着爸爸要变成灰烬,13岁路远发出绝望的嚎叫
文章插图
二、尝试创作 一鸣惊人1969年,生活实在是异常困难的路遥选择回到家乡,为了生计做过很多工作,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学业,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他开始尝试创作。1970年,他投稿了一首诗给家乡的小报纸,被报纸刊登了,署名就是“路遥”,从此“路遥”这个名字陪伴了他一生。后来,生活状况逐渐变好的路遥成功进入了延安大学,在大学中路遥拼命学习,阅读国内外各种名著,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1970年,路遥的第一部小说《优胜红旗》正式发表,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多部小说不断问世,路遥的名气也越来越大,1982年他的小说《人生》更是引起了全国轰动,在国内多次获奖。路遥创作的巅峰作品是《平凡的世界》,从1984年开始创作,历时四年完成,该书成功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文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