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司”母戊鼎还是为何要改名“后母戊鼎”? 哪个更符合历史?

李济认为,殷墟的方形器来源应是木器,因为陶器易作圆形,木器易作方形。通过对现存出土殷墟青铜礼器的统计和研究,考古学家发现,方鼎多出自地位高贵的贵族墓葬,是商周青铜礼器的核心。
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件殷墟方鼎礼器,莫过于著名的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鼎的名字来源于铭文内容,考古学家依据铭文分析,该鼎应为祖庚、祖甲为祭祀其母而铸。
改名|“司”母戊鼎还是为何要改名“后母戊鼎”? 哪个更符合历史?
 改名|“司”母戊鼎还是为何要改名“后母戊鼎”? 哪个更符合历史?
文章插图
2011年,作为大鼎的馆藏地,国家博物馆正式将其更名为“后母戊鼎”,引发广泛讨论,毕竟小学教科书教了几十年,使用的都是“司”。事实上“司”“后”之争由来已久,以“司”为名最初由郭沫若提出,但1962年,台湾学者金祥恒就提出了“后”的解读,史学家和文字学家们至今仍有不同看法:一方认为,根据商代卜辞和金文中字可以正写或者反写的规则,“司”与“后”是同一个字,释为“后”意思是“商王之后”,更符合主人身份。另一方认为,从字形结构、造字本义和辞例分析来看,这个字都应该解释为“司”,做祭祀之意,商人把祭祀作为最高权力,释为“祭祀王的母亲”,如果解释为“后”则语意不通,况且商代只有妃并无“后”。
后母戊鼎方形深腹,四足柱型,四个立面中心为光滑的素面纹,周围饰以饕餮纹,双鼎耳。鼎耳侧面有两只对立的虎,口大张,正咬着一人的头颅,称为虎噬人纹。虎的下部是牛头纹样,鼎耳的侧面还有鸟雀状的连续纹样。后母戊鼎有四只鼎足,每条足部与鼎身连接部位是类似牛头(或是神羊)的兽面纹,即饕餮纹组成,鼎足中部是简单的三道压印,下部没有任何装饰。
 改名|“司”母戊鼎还是为何要改名“后母戊鼎”? 哪个更符合历史?
文章插图
20世纪80年代,关于殷墟文化的学术研究已经十分具体,除了铭文,这些研究还从器物的铸造技术和年代两方面着手。研究认为,因为器形巨大,后母戊鼎应采取的是分铸法,即先铸鼎耳,再将鼎身和鼎耳铸在一起。鼎身制作范每面两块,鼎底用范四块,每足用范两块,共用范20块,约需要70—80个炼炉同时工作,两三百人协作。也有说法认为,后母戊鼎使用的是当时流行的浑铸法,因为它的足部是空心的。
后母戊鼎之外,殷墟西北冈王陵区还出土了体量巨大的牛方鼎和鹿方鼎,分别重达110公斤和60公斤。1976年出土自妇好墓的两件司(后)母辛鼎,也是128公斤和107.2公斤的重型礼器代表,可与著名的后母戊方鼎相媲美,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这是妇好死后,其子为她修铸,铭文“司母辛”铸于口下内壁。商王武丁据说在位59年,他的法定配偶有三人,即后来所称的妣辛、妣癸与妣戊。妇好墓中出土有5件具有司(后)母辛铭文的铜器,“辛”为墓主人妇好的庙号,是死后武丁为其追封。殷代从盘庚到帝辛(纣王),是八代十二王,共273年。武丁至文丁时期是王朝发展中,励精图治,内政清廉,国力日趋强大的时代,其青铜器风格华美、花纹繁复、造型也更多样,是殷代青铜技艺的上升期。
有意思的是,商人铸鼎也不会一味求大,殷墟中出现过一件长6.3厘米的小方鼎,刻有铭文“王作弄”,专家推测可能是一件做给幼女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