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无问西东》
文章插图
看过电影《无问西东》的小伙伴,会在其中找寻到让自己感动的画面。而我就对上面这句话,感动颇深,确实,不单是这个时代,每个时代都并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那些从自己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尤其是手中握有职权的人,如果他们想要做个完美的人,就需要对弱势群体给予帮扶。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更是如此。不少人的印象中,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实际上宋朝在经济文化上,缔造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盛世”。而其中也涌现出了不少被后世誉为相当完美的人物,范仲淹便是这群人物中的代表。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自唐代之后,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文人在做官之后,都梦寐以求地想要得到“文正”的谥号,可是作为统治者的皇帝,却不会轻易把这个谥号给人,能够得到这个谥号大多是被人敬仰的对象。
文章插图
范仲淹能得到这一谥号,自然也是被人们所敬仰的,尤其是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依然振聋发聩。范仲淹的事迹很多,抛开他文学上的成就,他政治家的身份更让人交口称赞,对于当时的人而言,范仲淹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父母官”。有一次,苏杭地区民闹饥荒,而商人不思救济灾民,反而趁机哄抬物价,导致灾民根本买不起米,范仲淹却下令:米价再涨一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涨价之后,灾民不是更买不起米了吗?我们一起来看。范仲淹: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范仲淹的身世很是显赫,他的先祖范履冰曾任唐朝宰相,五代时期,他的曾祖和祖父和父亲均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他的父亲范墉便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了大宋,从而出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按理来说,有这样的背景,范仲淹的童年生活自然没有什么压力,至少衣食无忧,事实上也是如此,但这种生活只维持了不到两年便不复存在了,原因是他的父亲去世了。伴随着父亲的去世,范仲淹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后来直接成为了贫困户,他的母亲谢氏没有办法,为了生存只得改嫁给朱文翰,当时的范仲淹仅仅只有2岁,既然还那么小,还不懂事,他的后爹便给他改了名字,叫朱说。
文章插图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二十余年,等到范仲淹22岁的时候,他知晓了自己的身世,悲痛不已,便辞别母亲外出求学,范仲淹寒窗苦读四年,后来便中了进士,被朝廷任命为了一位九品小官。官虽小,范仲淹在就职期间却丝毫不敢马虎,他的仕途也在此时开始步步高升,后来更是被调进了京城为官,但范仲淹实在是太刚正不阿了,他在京城看到了掌权的是章献太后,而不是宋仁宗,便上书要求太后还政。他的好友晏殊听闻之后,心中大惊,责怪范仲淹太过轻率,会影响自己的仕途,但范仲淹却说: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范仲淹:奸商无德,既然如此,那就米价再涨一倍范仲淹的这种性格,自然在京城无法立足,他眼中根本没有自己,想到的都是国家,为此也不惜得罪当权的人,看清了时局不是自己所能改变,范仲淹便请求离京为官,这一要求很快得到了批复,毕竟太后早就想着把闹事的范仲淹给赶走了。离京之后,范仲淹在很多地方任过职,每到一处,人们的爱戴之声不绝于耳,仁宗亲政之后,便又把范仲淹给调回了京城,之后便是范仲淹积极谋政的几十年。
- 商人在古代一直处于社会底层,是什么导致了商人地位有了变化?
- 古代闹饥荒时,为何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非要吃草根啃树皮?
- 中国历史上高智商人物排名,第一无人不服,第七慧眼识千年
- 穷商人的故事
- 古代科举考试有多苦,商人能否参加科举?为何不能自学成才?
- 封神第一大谎言,人人都知道,但没人捅破它,只有一商人说了实话
- 古代饥荒时,人们都抢着吃草根树皮观音土,为何没人抓鱼虾吃呢?
- “最亲是乡音”,2020新农商人评选竞演暨颁奖典礼在深举办
- 在饥荒之年,提倡游玩,大兴土木,范仲淹这招真是妙
- 历史上的十位著名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