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德家|小学毕业的路遥迎来升初中的考试,继父:不准考试,回村受苦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王玉德家|小学毕业的路遥迎来升初中的考试,继父:不准考试,回村受苦
文章插图
虽骨肉亲情也有父子反目成仇之时。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表面上是兄弟自相残杀,实则是儿子对父亲的不满;唐朝时期,李瑁对父亲李隆基的夺妻之恨敢怒不敢言。虽封建王朝覆灭,不存在王权之争,可父子反目屡见不鲜。上世纪一位知名作家在养父临终前都不愿看他最后一眼,如此决绝令人大为不解。这位作家就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拜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深刻感受到作者曾经历经磨难,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青年阅读此书。路遥能创作出这样一部神话般的小说源于他本身的丰富阅历,尤其是他的童年经历影响他的一生,其中养父对他的影响极为深远。时光倒退71年前,这时才刚解放。时值1949年12月2日,一名男婴在一家姓王的农户家出生。这一年中国共诞生1275万个生命,他们与共和国同岁。这家农户的男主人名叫王玉宽,女主人名叫马兰芝。他们是陕北万千农民中最普通的两位,两人先后育有10个孩子,有3个不幸夭折。排行老大的王卫国就是后来为人所熟知的知名作家路遥。王玉宽家中本已很贫困,养育7个孩子更是举步维艰。路遥本在清涧上过几天学堂却因家中困难至极被迫退学。
 王玉德家|小学毕业的路遥迎来升初中的考试,继父:不准考试,回村受苦
文章插图
年幼的路遥过早干起繁重的农活,每当看到和他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时,他就内心难过不已。童年的饥饿和苦难让他对读书渴望至极。眼看家境贫困到无法支撑下去,王玉宽决定将七岁的路遥过继给大伯父王玉德。此时的王玉德曾有三个孩子均夭折,期盼养儿防老的他多次向王玉宽提及此事。王玉宽子女众多,遂打算将仅七岁的路遥送给王玉德。那天可怜的路遥跟随父亲千里迢迢步行七十华里的山路来到王玉德家。路途中王玉宽拿出身上仅有的2毛钱给路遥买了油茶吃,懂事的路遥知道父亲已身无分文。在王玉德家中,王玉宽假意托词自己要去赶集,路遥更心领神会地知道父亲的真实意图。年幼的他对此无能为力。
 王玉德家|小学毕业的路遥迎来升初中的考试,继父:不准考试,回村受苦
文章插图
王玉德家的状况与王玉宽家的状况不相上下,他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对待过继过来的路遥也是相当现实。王玉德仅指望路遥能尽早下地干活,为他分担家中负担。从未为路遥的前途考虑半分,更别提让路遥上学读书。王玉德的妻子对聪明伶俐的路遥寄予厚望,她不惜与王玉德翻脸也要送路遥上学。在继母的一再坚持下,王玉德唯有妥协让路遥去上学。路遥明白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学校里刻苦努力地学习,回到家中立马去拔草,背粪,拦地等粗活。柔嫩的双手早被磨出老茧,时日一长,路遥远比同龄人要坚韧得多,骨子里有着不服输的精神。上小学的路遥学习成绩异常优秀。而此时正逢我国自然灾害三年,陕北地区本就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地处农村的王玉德忙碌一年也颗粒无收。因家中无粮可吃,路遥唯有靠吃麸糠蒸出的干粮来充饥。
 王玉德家|小学毕业的路遥迎来升初中的考试,继父:不准考试,回村受苦
文章插图
对于年幼的路遥来说,只要能读书什么苦他都愿意吃。可王玉德则一直都坚持一个原则,早日让路遥为自己养老送终。1963年,小学毕业的路遥迎来升初中的考试,这时王玉德下达死令,\"不准考试,回村受苦。\"此时的王玉德早为路遥计划好一生,下一步就是让路遥放弃学业修一院窑洞娶妻生子。养父的这道荒唐的命令对正学得兴致勃勃的路遥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两人因上不上学而产生一生都无法化解的纠葛。王玉德苦口婆心劝说路遥,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企图让路遥放下读书的执念。对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王玉德来说,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谈读书简直是奢望。倔犟的路遥对养父的强加阻拦甚是不满,两人发生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吵。路遥想方设法劝服固执的王玉德,而王玉德对路遥的请求的是充耳不闻,随意敷衍。在开学前夕,王玉德才说下狠话,这学是铁定不给路遥上。说罢,王玉德交给路遥一把小镢头和一条羊毛绳,强令他上山去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