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律都是靠家长“忍”出来的,试试这样做,教育更省心

每个自律的孩子背后 , 都有一个会“忍”的父母
对于家长来说 , 教育孩子成才也是抚养的责任之一 , 年纪越小的孩子越是无拘无束 , 但想要成功 , 想要实现人生的目标 , 自律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
任何自由都要建立在自律之上 , 懂得约束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 家长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自己家孩子的一些小毛病 , 比如说磨蹭 , 不按时起床 , 不按时完成作业 , 丢三落四等等 。
但是有的父母则很少会抱怨孩子的这些问题 , 他们总是能够很淡定地看待和对待问题 , 因为他们的孩子能够自己自觉地去做好每天的任务 , 比如说按时写作业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该学习的时候就会放下手中的玩具和手机等等 。
这样的孩子令人羡慕 , 他们的父母往往通常都有一个特质 , 那就是“忍得住” 。 所谓忍并不是指看到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 , 而是对于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 尽可能少地出手帮忙 。
这样的孩子未必曾经没有过让父母抓狂 , 拖延到父母着急的时候 , 但如果此时的家长能够更加从容地看待他们的问题 , 不急着出手帮忙 , 更不会包办代替 , 那么孩子就会明白自己拖延之后造成的后果 , 从而下一次在行为上做出改善 。
有的时候孩子之所以越催越慢 , 就是因为他们知道 , 催促之后家长一定会忍不住出手帮忙 , 他们就在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
孩子的自律都是靠家长“忍”出来的,试试这样做,教育更省心文章插图
可能第一次忍耐之后得不到什么改善的效果 , 可能孩子在闹铃响了之后依然会翻身大睡 , 丝毫没有抓紧的意识 , 当几次迟到都被老师批评 , 改变就会慢慢出现了 。
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 去等待这些变化 , 要将行动的自主权多交给孩子 , 因为只有他们自己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家长能够做的无非就是引导和监督 。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自律 , 就要让他们自己学着掌握主动权 , 学着负责 。 看着孩子犯错 , 不要插手 , 看着孩子慢吞吞也不要帮忙 , 甚至因为这样被老师批评 , 家长也不应该出手解围 , 就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 。
要明知孩子会尝到教训 , 也要放手让他们去做 , 这样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能够明白做事的节奏应该是什么样的 。
家长要在教育中充当的角色是陪练 , 而非主导者 , 成长是孩子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 , 并不需要父母的过多掌控 。
忍这个秘诀说起来简单 , 但身为孩子最亲近和最关心他的人 , 父母却很少有能够很好做到的 。
孩子的自律都是靠家长“忍”出来的,试试这样做,教育更省心文章插图
站在父母的角度自然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 , 能替他们做出最完美的安排 , 生怕稍有错误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 让孩子伤心难过 , 这是爱的本能 。
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家长可以因为孩子年龄小 , 经验不足而替他们决定一时 , 但却不能决定一辈子 。
自律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抗拒和痛苦 , 但一旦成为习惯之后 , 就会是很自然而然发生的了 。 自律就是独立的信号 , 孩子一旦学会了用外在的行为去约束自己 , 那么就证明了他们不久之后就可以独立思考 , 独自行动 , 更好地做出决定 。
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家长早就能够预料到的错误发生 , 难就难在能够忍住提醒 , 忍住出手帮忙 , 而让孩子亲自去尝试错误 。 因为他们需要看到自己做错决定之后的后果 , 从而避免下一次再犯 。
成长没有捷径 , 家长也没有必要因此而想要代替孩子去尝试犯错 , 眼看孩子即将碰壁而不插手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但成功的教育本就不是能够轻松取得的 。
孩子的自律都是靠家长“忍”出来的,试试这样做,教育更省心文章插图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独立 , 自律 , 但如果家长不给孩子放手成长的机会 , 孩子又怎么能够独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