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想变成你的手机”,公益片《陪伴≠陪着》,背后引人深思

前些日子有一部催泪公益片《陪着≠陪伴》 , 一上映就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 视频里以孩子的视角 , 真实地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亲子间的点点滴滴 。 孩子的到来给家里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 , 而父母也从孩子那里得到了安慰和依靠 。
可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 , 对父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 , 可是家长总是以为孩子还小 , 常常在陪孩子的时候要么玩手机要么处理工作 。
“爸爸我想变成你的手机”,公益片《陪伴≠陪着》,背后引人深思文章插图
殊不知 ,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的敷衍 。
尤其是视频里的小女孩对着正在玩手机的爸爸说出:“爸爸我想变成你的手机”时 , 让多少家长陷入沉思 , 也让多少家长开始反思 , 自己只是在陪着孩子还是真的在陪伴孩子?
陪着和陪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机会 , 千万不要在家长以为的“陪伴”中匆匆错过了 。
“爸爸我想变成你的手机”,公益片《陪伴≠陪着》,背后引人深思文章插图
那么 , 家长该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放下手机 , 专注地陪伴孩子
很多家长说是在陪伴孩子 , 但其实只是留下了一副看手机的“躯壳” , 身在心不在 。 别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就随意敷衍他 , 他是可以直接通过家长的行为来判断家长的态度 。
如果他感受到家长对他的不重视 , 就会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大哭、发脾气 。 所以家长们 , 放下手机 , 专心地陪伴孩子吧 。
“爸爸我想变成你的手机”,公益片《陪伴≠陪着》,背后引人深思文章插图
孩子有需求就要及时回应
尤其是在孩子一岁之前 , 家长的“及时回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

  • 孩子生理上的需求 , 比如:自己想尿尿就需要妈妈陪着去厕所;
  • 孩子心理上的需要 , 比如:当他的内心感到无助或者难过时 , 妈妈能够立刻抱抱他、安慰他 , 他就能因此获得安全感 。

“爸爸我想变成你的手机”,公益片《陪伴≠陪着》,背后引人深思文章插图
能够感知孩子的情绪
有些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能感知到孩子的情绪 , 比如:当孩子满怀期待给妈妈看他发现的“新大陆”时 , 妈妈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 。
在那一刻 , 孩子会因为妈妈的敷衍情绪而失望 。
家长的正确做法是说:“看看宝宝发现了什么 , 你居然看到了妈妈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 你可真厉害 。 ”
“爸爸我想变成你的手机”,公益片《陪伴≠陪着》,背后引人深思文章插图
既要陪伴又要给孩子独处的时间
事实上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和让孩子独自玩耍是可以共同存在的 , 因为有时候孩子也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 , 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干一些自己的事情 。 比如:孩子独立看绘本的时候 , 家长可以在旁边处理工作 , 等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再及时回复 。
利用睡前的时间
很多家长白天要工作 , 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睡前的一到两个小时来增进亲子关系 。
“爸爸我想变成你的手机”,公益片《陪伴≠陪着》,背后引人深思文章插图
比如:在晚饭过后带他出门散步 , 在路上就可以跟孩子谈谈心 , 问问他白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 然后在孩子睡前给他讲一个喜欢的故事 , 这样足够弥补白天“缺失”的陪伴 。
【“爸爸我想变成你的手机”,公益片《陪伴≠陪着》,背后引人深思】用百分之十的心陪伴孩子十个小时 , 不如用百分之百的心陪伴孩子一个小时 , 孩子需要的不是家长的陪着 , 而是高效率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