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重走书院路:记录古时浙江书院故事

浙江自古书院众多,书香飘逸。千百年前,它们是享誉大江南北的精神引领之地。浙江古代书院,在数量上仅次于江西,名列全国第二。一群来自浙师大的“00后”大学生正在开展一项文化行动:重走书院路,目前已走访了现存的25个浙江古代书院,并对省内144个古代书院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整理。
记录|重走书院路:记录古时浙江书院故事】金华的丽泽书院、杭州的万松书院、台州的上蔡书院……这些历史悠久、显赫一时的古代书院,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许多历史故事。项目成员王佳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书院遗存和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学界对于省内书院的整理多集中于史料,系统性的实地调查、对现状和保护对策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许多古代书院地处偏僻,建在山水清幽之处,依山傍水。项目团队翻山越岭,深入乡村开展调查。这一趟文化走读行动,团队足迹已经遍及婺城、鄞州、永嘉、桐乡、海宁、越城等6个地区,接下来,他们还将前往省内其他地区重走书院路。
项目团队希望,能通过实地走访和史料整理,对全省的古代书院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建立一份浙江古代书院的“数字档案”。这一项目对文献整理和实地调查都有具体的规定,每走访一个书院,学生们都要搜集历史文化信息、建筑信息、当地风土人情、遗存保护现状等信息,力求反映书院的方方面面。拍摄记录也格外讲究,包括书院的东南西北各个视角。“为了拍摄海宁仰山书院屋角的雕刻,足足等了3个小时,才等到直射的太阳光,把雕刻照射清楚。”
留存至今的古代书院该何去何从?书院文化如何更好传承?调查走访中,团队也在努力寻找成功经验和出路。永嘉由新建的楠溪书院负责五大历史遗存书院日常管理和资料整理。楠溪书院院长周建朋原是大学老师,为了保护日益消逝的乡村文化,毅然回到家乡,他认为:“单靠旧书院本身,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很难独立生存。”于是他把新式书院建设成美术基地,让世界各地的学者在这里进行文化交流、素描写生,用艺术的方式改变农村。
目前,团队整理了近200页的文献资料、近500张书院照片。未来,他们希望整理出版书籍《浙江历史书院名录》,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促使浙江的书院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