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光|传说此墓藏三千利兵神器,考古者发掘睹石刻字,匆匆填回土石掩埋( 二 )


 吴王光|传说此墓藏三千利兵神器,考古者发掘睹石刻字,匆匆填回土石掩埋
文章插图
秦始皇之外,东吴孙权也干过类似的事儿。《元和郡县志》记:“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遂成深涧。”晋代的大司徒王旬和他的弟弟司空王珉为了寻找埋在剑池下面的宝藏,甚至把自己的馆舍建到了虎丘,但终是一无所获。阖闾墓历经二千余年,从各类记载来看,仍保持完好。解放后,苏州市人民政府诚邀各方专家共同研究剑池。专家们一致认为,虎丘本来就是吴王闺阖闾和夫差的离宫,吴王墓安于此合情合理。而且剑池地形险要,又有千年不枯不竭的流水相护,是个理想的安葬之所。再辅以大量史料证明,即,虎丘剑池下有吴王墓是真,吴王墓中有三千名剑也是真。1955年,在许多科学家的倡导下,苏州市政府下决心组织力量对剑池进行疏浚开掘,希望用开掘结果来进一步验证科学家们的判断。工人们用大型抽水机戽干了池水,出清污泥,但见剑池两壁自上到底切削平整,池底也很平坦,没有高低欹斜现象,显然是由人工开山劈石所凿成。让人意外的是,池东岩壁上出现了两方石刻!石刻记述了明正德七年(1512年)苏州大旱、剑池水干,池底出现吴王墓门的情况。
 吴王光|传说此墓藏三千利兵神器,考古者发掘睹石刻字,匆匆填回土石掩埋
文章插图
当时长洲、吴县、昆山的三县令吾翕等人在石刻上书:“闻剑池枯,见吴王墓门,偕往观焉。”从石刻可知,同参其事者唐伯虎、王鏊等苏州名流。即在明正德七年(1512年),剑池一度干枯,很多人到池底探奇,目睹了吴王墓门。但令吾翕等有识之士认为不该打扰古人,在石刻上记:“千年神密,一旦露显,可悼也已”、“万年深,一旦为人所窥,岂非数耶!命掩藏之”,命人用泥土将墓穴入口掩埋。浚疏池底的工作人员清理掉吾翕等人当年用以掩埋墓穴入口的泥土,果然在剑池北端最狭处发现一个“人”字形大穴,高约3米,可容单人出入,洞底横叠三块石板,最上面一块已经脱位,斜倚在下面的石板上,显然是人工所为,与春秋战国洞室墓形制相象,应该就是墓门。发现墓门之后,苦不能动手挖掘,因为一旦挖掘,则建筑在剑池边上的虎丘宝塔就可能毁于一旦,整个虎丘风景区也将随之化为乌有,损失巨大,行动由此中止。1978年10月,市政府再次组织人力抽干池水,并测量了洞穴北端底部石板的厚度,但权衡再三,为保护虎丘塔基,还是没有移动石板。阖闾墓因此仍静静地保存在那儿。
 吴王光|传说此墓藏三千利兵神器,考古者发掘睹石刻字,匆匆填回土石掩埋
文章插图
1995年4月,苏州西北郊真山春秋大墓中出土了一件含1.2万件玉器中的“珠襦玉甲”,轰动一时。联想到盛行汉代的“玉衣文化”原本就出自吴国,则虎丘山下的阖闾墓内,不但有三千利兵神器,也应该会有一件“玉衣”!2008年,考古学家再次将剑池的水抽干,再次摸到了阖闾墓的入口,但仍是被墓口那几块巨石堵住,无法进入。由此,至今吴王阎间之墓仍是一个千古求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