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中下层的宋江和洪秀全都痴迷于排位?难道当时中下层都爱面子?


 难道|中下层的宋江和洪秀全都痴迷于排位?难道当时中下层都爱面子?
文章插图
在看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这支洪秀全拉起大旗的“组织”也和水泊梁山的性质差不多,靠“天星下凡”来台面,不过宋江和洪秀全的区别就在于,宋江虽然是“前辈”但是这段位实在是有点低了,宋江背靠的“九天玄女”在天上也就是一个“司局级”的干部,洪秀全就不一样 ,和“耶稣”是兄弟,是天父之子,这么算来洪秀全一家子都是“天官”了。
 难道|中下层的宋江和洪秀全都痴迷于排位?难道当时中下层都爱面子?
文章插图
再就是宋江本就是一北宋的小吏,在北宋官员泛滥的时局之下,宋江这种级别的官员是一抓一大把,而他却打着“赵官家”的名号来发号施令,洪秀全就更“秀”了,一个落第书生打的旗号却是“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的名头,听起来比宋江更霸气,但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小半辈子在“民办教师”圈子里混饭吃,而且还满腹牢骚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在这里并没有任何其他意思,望读者不要曲解本意。)
 难道|中下层的宋江和洪秀全都痴迷于排位?难道当时中下层都爱面子?
文章插图
这二人出奇的相似,宋江那么爱排个名次,洪秀全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对于洪秀全排座次,这先后、尊卑、高低自然也要划分清楚,最早的太平军只有五支军队,“军级”一下的单位大部分是用地名来划分区别的,所以最开始这些所谓的“名次”一点也不重要,但是从“太平天国”建立以后就出现了“秩序”分为“中、前、后、左、右”五个方位,和这五个方位的所代表的颜色。太平天国最早的五军就是按照上面说的这种秩序划分的。在古籍《贼情汇纂·卷三》中也有记载:不过这本书中将“中军”排在末位,这不管是从人的习惯还是从实况上分析,“中军”都不会是末位,但是“左军”比“右军”的位次高这一点还是有点疑惑的的,毕竟在古代文学常识中,一贯都是“右为大”,但是从事实情况上看杨秀清领导的左辅正军师的地位却高于萧朝贵的右弼又正军师来看,这时的“左”的确高于“右”,后来还有将左右用于丞相、检点、指挥等等各类官职。
 难道|中下层的宋江和洪秀全都痴迷于排位?难道当时中下层都爱面子?
文章插图
不过在这五军之前就能享有“高级待遇”的自然是这五军的将领,他们分别是中军主将杨秀清,前军主将萧朝贵,后军主将冯云山,左军主将石达开,右军主将韦昌辉,这五人中谁的地位最高呢?杨秀清,其实搜史君个人认为太平天国中最有“前途”的本应该是冯云山,毕竟没有冯云山的脑子,这些人也搞不起事来。而这五军之间相对应的颜色分别是中对黄、前对红、后对黑、左对蓝、右对白。
 难道|中下层的宋江和洪秀全都痴迷于排位?难道当时中下层都爱面子?
文章插图
而在太平军冲出紫荆山后,占领了第一座城市永安州后,就更膨胀了,直接将“五军主将”变成了“五王”分别用东、西、南、北排名次,东为最尊贵的,北地位是最低的,在这五王之下还设立丞相,用天、地、春、夏、秋、冬来确定次序,看这水平和“华府”的华夫人可以比肩了,总之太平天国排座次的方式千奇百怪,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炎水木金土、天干地支、节气月份、动物、材料一通看得人头晕眼花,除了这以外还有人身兼多职这又是一种划分方式,搜史君有时候在想洪秀全落第的确是有理由的,一直瞎搞不说,这些东西压根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洪秀全还给自己的袍子和靴子上绣上了九条龙,往下依次递减到了丞相这个级别只有四条龙了,在太平天国后期直接封了2000个爵位,乱到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洪秀全就逃脱不了,没有其他阶级的辅佐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难道|中下层的宋江和洪秀全都痴迷于排位?难道当时中下层都爱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