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梁思成孩子谈母亲林徽因:世人都误解了她,她从未锋芒毕露

大家好,我们的俊彦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谈到林徽因,总有人想起高晓松的那句“我看见女知识分子就疼痛“。虽然,高晓松这句话里满含对女性的歧视,但也收获了不少的追随者。网络时代,太多人爱捕风捉影的花边新闻,对于事实的真相,反而不关注了。而基于此,建筑大师林徽因,是被诟病得最多的。
 林徽因|梁思成孩子谈母亲林徽因:世人都误解了她,她从未锋芒毕露
文章插图
林洙的《林徽因,梁思成和我》这本书的出版便火爆,恰恰应证了人心变得浮躁。这本书里说林徽因1932年和梁思成坦诚,自己同时爱上两个人。可实际上,1931年金岳霖便已经出国。甚至当时还有人说林徽因和徐志摩暧昧,在徐志摩去世后两年便追随而去,可实际上,林徽因的去世时间,是1955年。
 林徽因|梁思成孩子谈母亲林徽因:世人都误解了她,她从未锋芒毕露
文章插图
一、梁从诫谈林徽因,很少有三从四德的温顺梁从诫作为梁思成的孩子,曾经写过一篇小文集,讲的便是他的母亲林徽因,可真正看过这本文集的人,少之又少。他说,世人都说母亲是多才多艺的女子,可在自己印象里,母亲却“面容削瘦“,对待专业却很”忘我“,对待孩子则很“平等”。
 林徽因|梁思成孩子谈母亲林徽因:世人都误解了她,她从未锋芒毕露
文章插图
那时,家长主义盛行,可林徽因却是一个喜欢以“成年人的友谊”来平等对待自己孩子的女子。他说,关于当年的往事,母亲林徽因很少谈,仿佛众人口中的那个“民国女神”根本不是她。在记忆力,母亲常常遭受病痛的折磨,却总是有新的追求,每天也活得很开心,从不曾抱怨。关于母亲的性格,梁从诫提到,或许是因为幼年的成长经历。她爱自己的父亲林长民,却也恨他不爱自己的母亲;她也爱母亲何雪媛,又恨她不争气只知道抱怨;对于家中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她也抱有真挚的感情。
 林徽因|梁思成孩子谈母亲林徽因:世人都误解了她,她从未锋芒毕露
文章插图
偏偏是那种扭曲的家庭关系,偏偏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因此母亲林徽因在成长的路上,极少表现出如封建女子那般的温顺,不爱三从四德,却追求人格的独立和自由。也正因为如此,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上,母亲林徽因很少采取粗暴的权威的说教,更多的是彼此尊重的相互沟通。
 林徽因|梁思成孩子谈母亲林徽因:世人都误解了她,她从未锋芒毕露
文章插图
二、和父亲相遇很早,很得爷爷梁启超的欢心关于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相识,梁从诫说是“在去英国之前”。但是等母亲林徽因从英国回来以后,他们的来往更多了。而这段婚姻,最得祖父梁启超的欢心,却不被祖母喜欢。关于父母是不是包办婚姻,梁从诫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父母最后走入婚姻的殿堂,是一起经历了许多西方民主思想以后的自主选择,他们之所以觉得彼此亲近,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方面具有高度一致。
 林徽因|梁思成孩子谈母亲林徽因:世人都误解了她,她从未锋芒毕露
文章插图
当然,这种喜爱的表现形式却很不一样。比如父亲最爱动手,爱木工爱绘画,最爱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行动;而母亲则不同,林徽因最爱创意,爱文学,她灵感来了便会投入工作,常常顾不了其他的东西。这也是为何母亲不被祖母喜欢。
 林徽因|梁思成孩子谈母亲林徽因:世人都误解了她,她从未锋芒毕露
文章插图
不过梁从诫倒是证实了,选择建筑学是父亲受了母亲的影响。当时的父亲美术才能优渥,想致力于雕塑艺术,不过后来转学了建筑学。至于母亲,之所以选择建筑学的原因,是因为听说这门学科中国当时还没有。而他们一起出国留学,并非家里的特意安排,而是命运恰好。父亲本来比母亲早一年上学,只是因为车祸,断了左腿,不得已推迟了一年。而母亲林徽因则是在父亲断腿以后,考取的半官费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