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老一辈说“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古人这句俗语有科学道理吗

二十四节气,作为先人智慧的发现,为农耕经济服务,引导农人生产种植。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一门包罗万千的庞杂学问,经得起岁月洗刷的智慧,最是让人叹服。时逢大暑,很多人却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暑意,却是分外凉爽。今年天气,较之往年确实非常独特。农村有俗语称:“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黄金”指何物,古人这句俗语有科学道理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大暑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古人|老一辈说“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古人这句俗语有科学道理吗
 古人|老一辈说“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古人这句俗语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大暑,常在公历七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用气象学中的名词来说,就是“湿热交蒸”达到顶点。“湿热交蒸”,又可理解为雨热同期。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干湿季明显,由此使得四季分明。一到夏季,潮湿温暖的海洋性气流,便会姗姗来迟,再加上一年中温度最高,便使得空气呈现高温潮湿多雨的特点。雨热同期对人而言不免有些难熬,但对农业却十分有利。
 古人|老一辈说“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古人这句俗语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大暑连天阴”,处在大暑时节,不可避免会遭受强对流天气,多有阵雨出没,接连几天处在阴雨天气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很不幸,又被俗语说中了。通过天气预报我们了解到,如今南方很多地区,都处在阴雨连天的时节,甚至有多地还遭到了暴雨袭击,许多农村被淹,良田毁坏。大暑节气中,除了农事生产影响重大,关于节令养生也多有提及。大暑气温高易伤元气,所以要多吃些补气的食品,比如药粥。以粥为主,以药为辅,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药材。最适合夏天的食材莫过于绿豆、冬瓜和苦瓜了,皆是性平和,味甘。可以生津、明目、清热、解毒。
 古人|老一辈说“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古人这句俗语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连天阴雨,总是让人心情沉重。此时,要预防情绪中暑,因为很多人在室内工作,室内有空调,基本不会很热。但炎热的天气会让人心情烦躁,易动肝火,造成食欲不振。此类情况,被称为“情绪中暑”。放松情绪是必要的,适当的运动加之自我调节,遇事多缓一缓,不要冲动上头。遍地出黄金“黄金”,是指农作物的丰收。不过有一个大前提,降雨量要适度,否则庄稼被淹,土地被水冲走,不仅庄稼颗粒无收,肥沃的良田还要毁之一旦。
 古人|老一辈说“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古人这句俗语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在夏季风的影响下,降水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对于华南西部地区来说,大暑是机遇,更是挑战。充沛到极点的雨水,再加之常见的雷暴,每天的温度都会达到30摄氏度以上。高温频繁加上降水丰富,“大春作物”生长迅速。不过,每年的情形都不一样,虽然年年都叫雨热同期,但雨和热往往是不均衡的。有的年份温度极高,虽然多有降雨,但却降不了温度。有的年份则降雨极多,连温度都给降了下去。凡事都得有度,“适可而止”不仅在于做人,对庄稼更是如此,频繁的降雨会扰乱农事安排。
 古人|老一辈说“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古人这句俗语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潮湿燥热的环境,不仅对庄稼有利,对病虫害也有利。必须要及时喷洒农药,喷洒农药又忌讳下雨,虽说有天气预报的帮助,但是七月的天总是说变就变,天气预报也不能精确到每时每分。尤其是接连几天,处在阴雨天气下,农药打不了,还要警惕田中水位,及时排涝。我国偏南部,都会种植双季稻,要适时收获早稻,避免因为后期风雨造成减产。另外棉花花铃期,在大暑时节令期间会达到最大值,需要大量的水分,若是土壤湿度不够,可能会导致棉花所以,如果无法达到持水量在70~??间,就要及时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