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好的文章并不太多,大多还是出现在清初遗民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一代,如黄宗羲先生的《原君》一篇,至今仍振聋发聩。自康熙五十年戴名世《南山集》一案后,文字大狱叠兴不已,''到乾隆年间,人民大众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讲历史的'',''讲时事的'',都''被杀害了。''(鲁迅《无声的中国》)
文章插图
大多数文人归顺了朝廷,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旨。方苞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中学时各位读者或许大多都学过其《狱中杂记》些许篇幅,不过那也是其因《南山集》一案陷狱时有感而作。逢友搭救后,方苞便立志以文章效忠朝廷,阐道翼教,遂而开影响整个有清一代的桐城派文学之风气。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文人的''变节''实际上无可厚非,都是平常百姓,各有各的难处,寻个现世安稳,何必多加指责。但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平心而论,不加隐晦、阿谀,作揭开遮羞布的文章,便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了,因而,我们也不能不钦佩。
文章插图
郑板桥便是这样的''狂士。''依其《自叙》所记:''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漫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因为好说大话,过于自负,喜欢骂人,所以他并不受周围人的待见。当然,他画的竹子另当别论。那么郑板桥到底骂了谁?骂了些什么话?就这么被''侧目''相视,看作异类呢?是书生,一如他在《淮安舟中寄舍弟墨》说的那样:''好骂人,且专骂书生。''全天下的书生尽数被他骂了个遍。他也不是乱骂,人家骂的有理,入木三分,几见坏肉痛骨。不然被他骂作''斯文走狗''的一时文坛领袖袁枚也不会在听闻其死讯后还为他顿足痛哭不已。''我只骂一班推廓不开之秀才。''何谓''推廓不开''?大抵是秀才心胸狭窄,见识迂阔,且又自以为是,且又虚荣假酸,''被那卑琐局曲情态耽搁了''(董其昌语)。这似乎是秀才的通病。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说:''吾壮年好骂人,所骂者都属推廓不开之假斯文,异乎当世恃才傲物者之骂人。''可见他的骂秀才乃是哀其不济,恨其无耻。他说,秀才们''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
文章插图
瞎说!瞎说什么大实话!这骂的哪里只是书生,连带着选人的科举制度也一起骂了个底掉。若是选人的机制都错了,选出来的还有什么好人,科举这个染缸,但凡清清白白进去,有几个能清清白白出来?而由整个科举选出来的人组成的朝廷衙门又能干净到哪里去?这立意与《儒林外史》何其相似。但《儒林》写的还是含蓄,板桥写的太扎眼,所以往往为人''侧目。''时人宁愿低头活在自欺欺人的泥穴里,也不愿有人来笑那个泥穴有多肮脏和丑陋。因为骂了泥穴,实际上也就是骂了妥协的自己。''秀才亦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无复守先待后之意。''有一年南京孔庙的围墙被大雨摧倒,板桥借题发挥,说:''盖因金陵城中,龌龊秀才满坑满谷,现任教谕亦属胸中绝无点墨者,斯文扫地,辱没圣门,孔子岂容若辈列门墙?故毁墙以示驱逐之意。''爱之深,责之切。郑板桥的''骂''并非是没有来由的。他也曾热心功名,考取过秀才和举人,后又考取过进士。在京城待命时,期望有个一官半职,结果等到的诏书里却无有其名。只是因为不肯低头求人,便落了个朝中无人难做官。五十岁时他才被任命为七品县令,为官清贫,爱民如子。其诗为后世传颂的如《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便自然流露出哀恤民瘼的心声。当时正逢乾隆盛世,诗中备言民间疾苦,显然不同于桐城派诸位的''盛世之音。''后来又因私自开仓赈灾,救济灾民被参奏,乾隆十七年(1752年),他愤然辞官,时已耳顺之年。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大概其间都看尽了罢。但全然不同白居易晚年遭贬后于''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的杯光酒影中明哲保身,郑板桥反而因无官在身,为人行事更加无所忌惮。去官以后,板桥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时称盛名,多有富商豪绅上门求画。但他最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行事乖张,终为后世评作扬州书画八怪之一。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5年1月22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回顾板桥的一生,有如苏东坡''一肚皮不合时宜。''他也曾说过:''爱人是好处,骂人是不好处,东坡以此受病,况板桥乎。''走上''骂人''这条路,他是清楚后果的,也是坦然甚至于义无反顾接受这一后果的。前贤已执牛耳,后生岂可畏乎?文末引板桥先生《竹石》一诗作结,顺颂先生千古。''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祖先是从哪里来的?没有族谱怎么寻根溯源?
- 杜甫的这首骂人诗频频被选入教材,却总被认为是夸人的诗
- 福报从天降错,她是从人身上的三个地方来的
- 他是东汉狂士,骂曹操,轻刘表,最后因骂人落得英年早逝
- “匹夫”在骂人时有微贱之意,其最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出现
- 大街边卖的10元手镯都是从哪来的说出来你都不一定会相信
- 鲁迅先生骂人无数,可是却从来没有说过蒋介石半个不是,关系微妙
- 4本超精彩清穿文,是不是从相遇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们的结局!
- 同样仗义疏财,晁盖、柴进和宋江的钱,都是从哪来的
- 神话故事:日本这三只绝世大妖,极有可能是从我国逃到日本的